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郑愁予简介,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提问1:错误郑愁予原文赏析
答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他的名字来源于辛弃疾著名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被称为“浪子诗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主角是以郑愁予的母亲为原型,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1948年12月,他来到到江南的一个村落,这里唤起了他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的回忆,他把这些回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
提问2:郑愁予的生平简介及代表性作品
答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曾应聘为“中国时报文学奖”决审委员。
代表作:
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扩展资料
获奖记录
1966年获救国团青年文艺奖,1967年获中山文艺奖,1968年中国时报 新诗推荐奖,1995年获国家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海外华人文学贡献奖,中华民国国家文艺奖新诗奖,国际艺术学院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89年应香港市政厅公共图书馆之邀,主持“文学月诗讲座”。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2003年接受美国加州注册世界文艺学院荣誉学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愁予
提问3:郑愁予个人简介,郑愁予个人简介
答 郑愁予个人简介,我整理,欢迎阅读!
开放分类:人物 各时代诗人 当代诗人 当代诗词 文化人物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现代诗诗人,出生于中国山东济南,籍贯为河北宁河,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949年举家赴台。为郑成功十五代裔孙。于大学毕业赴美参与艾奥瓦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随后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曾任教艾奥瓦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大学等校。2005年返台担任国立东华大学第六任驻校作家。现任国立金门技术学院讲座教授、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
郑愁予 - 简介
郑愁予,男,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出生于山东济南。
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5年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同年获第二届青年文艺奖。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曾应聘为 *** 文学奖决审委员,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2003年接受美国加州注册世界文艺学院荣誉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郑愁予 - 经历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1949年郑愁予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郑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
1968年应安格及聂华苓之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之活动;同年获第二届青年文艺奖,次年,任爱荷华大学东亚语文学系中文讲师;1983年获爱荷华大学创作艺术硕士学位,继续入读新闻学院大众传播博士班,并在东亚语文学系任教。
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曾应聘为 *** 文学奖决审委员,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
诗作15首由法国文学教授Martine Vallette HeMery译成法文,在Liasse刊登出版。出版诗集包括《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I》、《郑愁予诗选》等。
郑愁予对香港的文学教育贡献亦甚;1989年应香港市政厅公共图书馆之邀,主持文学月诗讲座;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
2003年接受美国加州注册世界文艺学院荣誉学位。1994年开始与孙康宜教授合教中国现代诗通论。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郑愁予 - 文学年表
1933 出生於山|南;愁予父H猷④,因此他男【透著父H不噙w徙的旅生活,南、北平、南京、h口、武h、衡、桂林、朔、柳州、梧州到V州,行遍大半中,[大各地的L土人情,山水L光;愁予幼年r值抗鹉┢冢v兵荒Ry的流x生活,中遭逢的巨大破呐c碾y,逃yrH眼所的悲Kr一直深烙於他心中,@也是他猿秩说狸P言魂的原因之一。
1947 入北京大W文W班W;在校刊上l表〈V工〉一,榈谝皇ν獍l表的。
1949 在衡的道南中Wc同WM了「燕子社」,kKl行了油印的刊物《燕子》;K在五月以「青J」的P名,自Y出版了第一本集《草鞋c筏子》;後砀著家人到了台承轮瘢就x新竹中W;此r他十分酆皿w育,曾任台城嗄甑巧f常绽硎隆⒒雪委T委T,是台呈〉奶酱表和台酬足球代表T;後砜忌现信d大W法商W院,I後在基隆港站止ぷ鳎@一工作樗下大量美的航海提供了l件。
1952 《F代》主o弦s他到台北面,Ko予P勉睿此後他用P甚勤,m在《野L》、《F代》、《公蟆贰《自立晚蟆钒l表作,_始了他正式的人生涯,在台的第一首〈老水手〉。
1955 在台第一本集《敉辽稀烦霭妗
1966 《衣》出版。
1967 《窗外的女奴》出版,任中青年作f质r,曾c朱蚝暇^「幼{文」,r想了很多新c子,k活印⒆,搞n}策。
1968 赴美酆扇A大W,成槁苓主持的「H作」成T。
1969 M酆扇A大W|Z文W系任教。
1970 D入酆扇A大W人文W院「作坊」就x,K@作gT士W位;後碛诌M入校「大鞑W」博士班研x。
1973 D赴耶大W|方Z文W系任高v。
1974 《愁予x集》出版。
1979 《愁予集1951~1968》出版。愁予集
1980 《燕人行》出版。
1982 入x《光小集》「代十大人」。
1983 入x《台吃人十二家》之一。
1985 《P花x那》、《雪的可能》出版。
1986 《L歌》出版。
1990 《刺C的歌{》出版。
1990至1992年任《合文W》,共36期;在他任r,使《合文W》a生了一些於以往的L格,原本以散文、小fcu橹鬏S的sI,加入了一些的@地,如64期的「近代著名情x粹」、66期的「之旅」凇70期的「世界」及71期的「潮」,此後,更立「」橐冢_V了更多新作品l表的空g,使文⒏多目光投向,由此可愁予υ的努力cI。
1993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出版。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1996 @家文;《S身x——敉辽稀烦霭妗
1997 作〈e`〉入台掣呒中W文n本,樽晕逅囊越凳状稳脒x的墒装自之一,亦樘ū立g^多年碇首次改版。
1999 被x樘澄W三十位「典作家」之一,得票樵歌之冠;此xeS由台澄慕c台北合蠊餐主k。
2000 《愁予的自xII》出版。
2001 受聘橐大W「v校人」;@C北美A文作家f第五艹T。
2003 接受美国加州注册世界文艺学院荣誉学位
2004 《愁予集II1969~1986》出版。
郑愁予 - 个人荣誉
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4种。
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中山文艺奖、 *** 新诗推荐奖及国家文艺奖。1990年代初期,香港 *** 审定的高中国文教科书选用郑愁予的两首诗。台湾自1997年起在重新审定的高三国文课本里选用郑愁予的新诗。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作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
郑愁予 - 人物评价
郑愁予出版的实际虽然算不上多,但它的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
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
郑愁予其人其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他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仁侠也好,浪子也罢,总而言之,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郑愁予简介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