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华佗治病,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华佗治白内障
- 2、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痤疮的有哪些?
- 3、神医文言文阅读答案
- 4、华佗夹脊治百病的目录
- 5、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肺炎的有哪些?
- 6、神医华佗秘方大全耳耳有响声 耳鸣秘约
- 7、华佗神方的目录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一:华佗治白内障
最佳答案以下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华佗治百病126种秘方 民间偏方奇效方
54.洗眼仙方:中药青皮15克,皮硝15克,加六碗水煎至两碗水,装在瓶内,洗时倒点碗内,用小纱布棉花沾药水洗眼,每天三次,白内障和一切眼病洗之即愈.
二: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痤疮的有哪些?
最佳答案痤愈汤【原料】桑白皮、炒枯芩、知母、生山栀、赤芍、连翘、菊花各10g。生石膏15~30g(先煎),玄参10~15g,丹参10—15g,生苡仁15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主治】疏风清热。主治痤疮。
【验效】治疗痤疮50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8年。结果:痊愈18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痊愈组中用药时间最短者2个疗程,最长者6个疗程。
祛痤散【原料】大黄、雄黄、白芷各等份。
【制法】上药研细末,用凉开水调化。每晚涂于皮损部位。14天为1疗程。痒甚者加入醋1滴。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散瘀。主治痤疮。
【验效】治疗痤疮52例,结果:皮损消失,皮肤光滑,不留痕迹为痊愈,共12例,占23.1%;皮损基本消失,无新发皮疹为显效,共27例,占52%;皮损部分消退为好转,共8例,占15.3%;皮损无改善或好转为无效,共5例,占9.6%;总有效率为90.4%。
美容煎【原料】生枇杷叶(去毛)、霜桑叶、麦冬、天冬、黄芩、杭菊花、细生地、白茅根、白鲜皮各12g,地肤子、牛蒡子、白芷、桔梗、茵陈、丹皮、苍耳子各9g。
【制法】每日1剂,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5剂为1疗程。
【主治】疏风清肺。主治痤疮。
【验效】治疗痤疮74例,结果:皮疹消失,面色潮红退却,或仅留极少数黄褐色色素沉着,皮肤光滑,停药6个月无新疹出现者为痊愈,共61例,占82.9%;以皮疹大部分消失或只有少数丘疹存在,停药6个月内有新疹出现者为好转,共7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8%。
清痤汤【原料】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山楂各30g,虎杖、败酱草、透骨草、茵陈各24g,制大黄、上各15g,黄连10g,生甘草8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痤疮丘疹色红、顶端有黄色脓头者加黄芩、重楼;痤疮壁厚质地较硬者加三棱、莪术、皂刺;痤疮增大,且有囊性感者加浙贝母、昆布、海藻;皮脂较多者加茯苓、陈皮、苦参。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主治痤疮。
【验效】治疗痤疮201例,病程1年以下者52例,1~5年者122例,6年者27例。结果:痊愈122例(60.7%),显效45例(22.4%),好转23例(11.4%),无效11例(5.5%)。加味枇杷清肺饮【原料】枇杷叶、薏苡仁、生地黄各30g,皂角刺、炮山甲各15g,赤芍、桑白皮、知母、黄柏、丹皮各10g,白芷、僵蚕各6g。
【制法】每日1剂,每剂煎3次,前两煎混合早晚分服,第3煎煎液外洗患处,连服10天为1疗程,1个疗程不愈者,可继续再用1~2个疗程。
【主治】清肺泄热,活血利湿。主治痤疮。
【验效】治疗痤疮126例,其中丘疹脓疮性痤疮78例,囊脓性痤疮24例,结节性痤疮18例,聚合性痤疮6例。大部分病例均经西药治疗无效。结果:治愈(皮损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者)98例,显效(皮损消失,但有少数新疹复发者)26例,无效(经治疗3个疗程。皮损未见消退者)2例。
【注意】治疗期间忌食醇酒厚味及辛辣之物,忌乱用化妆品或患处摩擦、挤压等。
三:神医文言文阅读答案
最佳答案1. 神医华仁德阅读答案
参***:
1.不但 还 因为
2.母爱的初级阶段,盲目和自怜自恋,可能不尊重孩子。母爱的高级阶段,高度地尊重生命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孩子走向灿烂和辉煌。
3.印度狼孩的故事是要证明母爱是动物的本能,举某个母亲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殴打致死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母亲把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强加在一个与她完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酿成悲剧。
4.母爱需要学习,要上升到高级阶段。
5.作者说,母爱并不是爱的高级阶段,因为它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这两则材料都说明了这个观点。母爱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界的,在没有理性指导的前提下,母爱往往会流于一种本能,而一味地宠,一味地给,一味地迁就,于是,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出现,所谓慈母败子也。
2. 【华佗治病阅读答案】
华佗①治病陈寿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 *** ,驻车前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②,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③一枚,县④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⑤,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⑥勿逐.守瞋⑦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选自《三国志》)[注释]①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是“建安三神医”之一,医术高明.②蒜齑大酢:齑(jī):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酢,同“醋”.③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④县:同“悬”,悬挂.⑤差:这里指就能好.⑥使:使者.⑦瞋:同“嗔”.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语之曰 ▲ (2)欲造佗 ▲(3)无何弃去 ▲ (4)属使勿逐 ▲9.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嗜食而不得下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隆中对》)B.从取三升饮之 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C.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D.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佗闻其 *** ,驻车前视.翻译:▲(2)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翻译:▲11.华佗采用了哪些方法让郡守“瞋恚吐血而愈”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参***:语文网8.(4分)(1)告诉(2)往,到(到……去)(3)离开(4)通“嘱”,嘱咐(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9.(2分)A10.(4分)(1)华佗听到病人的 *** 声,停下车马上前诊视.(2)郡守大怒得更加厉害,吐出几升黑血就痊愈了.(每句2分)11.(2分)接受他的礼品不加医治;丢弃他离开;留下书信辱骂他(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华佗行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 *** 声,停下车马上前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啦.”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这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能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丢弃他而离开,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郡守大怒得更加厉害,吐出几升黑血就痊愈了.。
3.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神医扁鹊》
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 住的旅客长桑君,他俩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终于对扁鹊 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 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终于成为 一代名医,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扁鹊成名后,周游各国,为人治病.由于 其医术高明,又常为君主看病,受到当时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嫉妒,后被李派的刺 客刺杀身亡. 扁鹊具有高明的医术.他的行医事迹及医学成就,可以反映出先秦时期的医 药水平和医药特点.先秦不少著作载有扁鹊的事迹,本文主要取材于《史记·扁 鹊列传》.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 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 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 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 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 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 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 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 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 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 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 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四:华佗夹脊治百病的目录
最佳答案前言
基础篇
一、华佗夹脊穴简介
(一)出处
(二)定位
(三)解剖
(四)操作
(五)功能与主治
二、华佗夹脊穴与经脉的联系
(一)与督脉的联系
(二)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系
(三)与其他经脉的联系
三、华佗夹脊穴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四、脊髓节段说
五、华佗夹脊穴的治疗作用与原理
(一)调和阴阳
(二)扶正祛邪
(三)疏通经络
(四)调整脏腑功能
(五)局部治疗作用
(六)整体治疗作用
(七)镇痛作用
(八)现代医学原理
六、华佗夹脊穴的施治方法
(一)针刺
(二)灸法
(三)电针疗法
(四)穴位注射
(五)拔罐疗法
(六)挑治疗法
(七)捏脊疗法
(八)捶脊疗法
七、华佗夹脊穴的临床应用
八、华佗夹脊穴临床应用体会
九、华佗夹脊穴三通法临床应用举隅
临床篇
感冒
头痛
眩晕
耳鸣、耳聋
中风
咳嗽
哮喘
胸痹
心悸
不寐
癫狂
痫症
胃痛
呕吐
泄泻
腹痛
便秘
痢疾
胁痛
腰痛
痹症
痿证
消渴
水肿
淋证
癃闭
遗精
阳痿
脱肛
痔疮
遗尿
尿失禁
痛经
月经不调
脑性瘫痪
小脑共济失调
延髓麻痹
震颤麻痹
痉挛性斜颈
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枕神经痛
颈椎病
漏肩风
冠心病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胃炎
胃下垂
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肋间神经痛
带状疱疹
慢性结肠炎
慢性前列腺炎
男性不育症
不射精症
慢性盆腔炎
子宫脱垂
更年期综合征
不孕症
(一)排卵障碍
(二)输卵管阻塞
肾绞痛
泌尿系结石
急性腰扭伤
增生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截瘫
臂丛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多发性神经炎
类风湿陆关节炎
重症肌无力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不安腿症
足底痛
先天性疼痛缺失
白细胞减少症
癔病
科研篇
华佗夹脊穴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96例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眩晕126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213例临床观察
颈夹脊穴位注射治疗落枕36例
针刺颈夹脊穴配肩三针治疗肩周炎94例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臂丛神经痛
针刺夹脊穴治疗肋间神经痛48例
针刺俞穴透夹脊穴治疗支气管哮喘56例
针刺夹脊穴、背俞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心律失常113例临床观察
俞穴透夹脊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针刺俞穴透夹脊穴治疗胃下垂60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76例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
温针督脉夹脊穴治疗五更泻84例疗效观察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60例
针刺夹脊穴治疗腰部麻醉后便秘48例
针刺夹脊穴治疗尿潴留62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6例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腰骶椎裂尿失禁38例
针刺督脉电针夹脊穴治疗截瘫45例
督脉透夹脊穴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03例
夹脊穴针刺配穴位注射治疗增生陆脊柱炎66例
针刺俞穴透夹脊穴治疗腰肌劳损116例
针刺夹脊穴治疗尾椎痛38例
针刺夹脊穴治疗坐骨神经痛63例疗效观察
针刺督脉夹脊穴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1例
温针督脉夹脊穴治疗排卵障碍36例
温针夹脊穴治疗痛经58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男性不育症举隅
铺灸督脉夹脊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6例
温针夹脊穴治疗痹证215例疗效观察
电针夹脊穴治疗多发性神经炎38例疗效观察
铺灸督脉夹脊穴治疗白细胞减少症66例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针刺夹脊穴加挑治疗法治疗痔疮69例
针刺夹脊穴治疗幻肢痛12例
针刺夹脊穴治疗足下垂26例
针刺命门肾俞透夹脊穴治疗非洲人足跟痛45例疗效观察
电针、穴注、埋线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华佗夹脊穴与硬脊膜关系初探
华佗夹脊穴治疗腰腿病的最佳作用部位的研究
腰段华佗夹脊穴针刺深度和角度的CT影像定位探析
铺灸督脉、夹脊穴对实验性RA大鼠IL-2、LgG、NO及组织学的影响
铺灸夹脊穴对佐剂性大鼠IL-1、TNP-α及IL-10抗炎免疫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五: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肺炎的有哪些?
最佳答案肺热宁【原料】麻黄8g,杏仁10g,大黄10g,石膏20g,黄芩6g,桑白皮10g,甘草5g。
【制法】小儿剂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服,病重者每日2剂。
【主治】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主治肺炎,症见咳嗽,喘促气急,鼻翼煽动,痰稠而黄,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不畅或秘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等症,肺部有湿性哕音,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x线示肺部有炎性阴影。
【验效】痰多者加瓜蒌皮10g;口唇膏紫者去杏仁,加赤芍8g,红花6g;大便秘结者用大黄至20g;气虚者减大黄加黄芪10g;阴虚者加沙参10g,麦门冬10g。治疗62例,总有效率96.7%。
加味泻白散【原料】桑白皮25g,地骨皮15g,甘草6g,黄芩15g,葶苈子10g,枇杷叶10g,前胡15g,浙贝母12g,杏仁12g,知母1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混合,上午10时,下午3时30分各服1次。
【主治】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主治肺炎。
【验效】兼恶寒发热,身疼,苔薄黄,脉浮数等表证者加银花、连翘、竹叶、荆芥、薄荷;兼高热口渴,鼻煽气粗者加麻黄、石膏;痰中带血者加侧柏叶、白茅根;便秘者加大黄或火麻仁,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1颗,研碎冲服;心悸者加当归、黄芪、瓜蒌,重症肺炎、高热脱水者加用清开灵或双黄连静滴。治疗老年肺炎58例,结果:显效5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服药最多30剂,最少6剂。平均15剂。
【注意】服药期忌食蟹、虾等易引起致敏的食物,同时加强饮食营养,以增强抗病能力。
加减凉膈散【原料】大黄15g(后下),芒硝15g(冲服),栀子10g,薄荷6g,黄芩15g,连翘20g,甘草6g。
【制法】每剂煎300mI,每天服2次,每6小时服150ml。
【主治】清泻肺热。治疗休克型肺炎,症见肺热郁闭,呼吸急促,面色晦暗,紫绀,四肢厥冷,胸腹灼热,尿短赤或无尿,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干黄燥,脉象微细欲绝。
【验效】四肢厥冷,微循环障碍者加四逆散(柴胡15g,炒枳实10g,自芍15g,甘草6g);胸闷憋气,咳嗽者加桑白皮30g,杏仁15g;痰多而黄,胸部隐痛者加冬瓜仁30g,桃仁10g,薏苡仁30g,芦根30g;腹胀便秘甚者加重大黄、芒硝(各加至30g),另加厚朴10g。治疗12例,全部治愈,平均休克纠正时间10一24小时,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4.1天。
【注意】中药治疗同时,给予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
加减升降散【原料】白僵蚕10g,蝉蜕10g,姜黄6g,栀子10g,淡豆豉10g,杏仁10g,佩兰10g,鱼腥草10g,半夏10g,浙贝母10g。枇杷叶1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7日为1疗程。
【主治】宣肺开郁,清热化湿。主治细菌性肺炎湿热郁肺型。症见低热不退,咳嗽痰黏,胸痛且闷,心烦,汗出不畅,疲乏纳差,舌红,苔黄白而厚腻,脉滑数。
【验效】高热者加石膏30~50g;有表证者加香薷10g,薄荷8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g(后下),溲黄不畅加车前草10g,滑石15g;胃肠湿热者加黄连10g,茵陈15g。治疗57例,结果,治愈25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
清肺汤【原料】苇茎25g,鱼腥草15g,黄芩10g,薏苡仁25g,冬瓜仁30g,桃仁10g,川贝10g,丹参15g,甘草5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主治】清肺化痰,活血祛瘀。治疗老年性肺炎,症见咳嗽,咯痰,喘促,痰白或黄,发热或低热,胸闷,口唇青紫,舌红或暗,有瘀斑,苔黄,脉数或涩。
【验效】肺热盛者加栀子、桑自皮、葶苈子;痰热盛者加瓜蒌仁、天竺黄、海浮石、竹沥;血瘀甚者加红花、赤芍、田七;病久耗气伤阴者加沙参、麦冬,或合生脉散。治疗老年性肺炎109例,结果:显效50例,有效4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9%。
加味仙方活命饮【原料】银花30g,穿山甲20g,防风10g,白芷12g,当归10g,陈皮10g,贝母10g,黄芩10g,皂角刺20g,天花粉15g,甘草5g,桑白皮12g,桔梗12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天为1疗程。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痰。治疗肺炎,症见寒战,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有实变体征或湿性啰音者。
【验效】脓痰或带铁锈色痰者加鱼腥草30g,胸痛者加瓜蒌15g。治疗46例,结果: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
清肺饮【原料】金银花30g,连翘15g,金荞麦30g,杏仁10g,柴胡10g,桔梗10g,桃仁10g,大黄10g(后下)。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高热期每日2剂,分4~6次服。
【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治疗肺炎实变期。
【验效】治疗126例,结果:痊愈97例。好转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5%,与中医辨证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局部炎症的吸收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4.4±0.6天,差异有显著性。
六:神医华佗秘方大全耳耳有响声 耳鸣秘约
最佳答案华佗到底是哪里人?
1
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师。与董奉、张仲景史称为“建安三神医”。《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曹操知道华佗医术了得,而自己又头风病严重,特意召其为待医。但华佗离家太久,思念家人,便说要回家取药方,向曹操请假。回家后,又不想回到曹操身边,便称妻子患病,过期不返,曹操多次书信召回,又要求郡县遣回华佗,但华佗厌恶曹操行事,所以都不肯回去。208年,曹操大怒,派人前去考察,发现华佗之妻原来是诈病,便将华佗收狱。荀彧向曹操求情,但曹操不从。华佗临前,给了狱吏一卷医书, 但狱吏怕犯罪不愿接受,华佗也不强求,将它烧了。后被杀,时六十三岁。有两名徒弟吴普与樊阿。
史料说明,单独从年龄上,历史记载就互相矛盾,一个百岁,一个六十三岁,到底哪个对?或者都不对?
2
华佗一生行医济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如针药都不能医治,就给病人用酒服麻沸散,饮后有如麻醉,然后施手术,再缝合伤合,擦下药膏,四、五日后创愈,一月就已平复。但麻沸散与外科手法已经失传。华佗也晓得养性之术,年纪虽大,但仍有壮容。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他的学徒吴普一直学习,年至九十多岁,耳目仍然聪敏,牙齿完整。
这里的记载又出现疑点,既然他的学生吴普一直学习,怎么会把外科手法失传?
3
三国志评曰:“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昔史迁著扁鹊、仓公、日者之传,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故存录云尔。”
荀彧:“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
人们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后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
神医华佗的名称一直流传到现在,但是历史记录中的矛盾又怎样解释?
4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佗本身就是个神话故事,故事原型来自印度佛教传说。这个故事与“曹冲称象”一样,都是印度的舶来品。他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文中,将曹冲称象的故事、华佗治病的故事,“竹林七贤”的故事中的“印度”神话背景,一一予以缕析。
陈寿著《三国志》,将当时所流传的印度故事混人他的文论之中。
天竺语(即印度梵语)“agada”乃药之意。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所常见之语。“华佗”二字古音与“gada”相适应。“阿伽陀”省去“阿”字者,犹“阿罗汉”仅称“罗汉”一样。华佗的本名为“敷”而非“佗”,当时民间把华佗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他为“华佗”,实以“药神”视之。 “华佗”这个字和音的来自印度神话。
陈寅恪的文章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同。比如,林梅村《麻沸散与汉代方术之外来因素》,“agada”在梵语中的实际含义是解毒剂,多指丸药。麻沸散实为天竺胡药,“华佗其名或来自五天梵音,其医术有印度因素,则事在情理之中。” “但只要认真观察华佗行医的社会环境,就不难发现陈说并非臆测。”
《三国志》第二十九卷的“方技传”中,记载了华佗治病的许多奇事。陈寅恪指出,华佗为曹操治病纯属抄袭。断肠破腹之事也为抄袭。口吐赤色虫亦为抄袭。几乎可以这样讲,中国的这位神医元化(或敷),其神奇医术,绝大多数是从印度神话故事中抄袭而来的,本土并无此事。只是“赖佛成神”,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以致“真”到了中国人特别相信的地步。
华佗的事迹,实际来自印度神医耆域的故事。《三国志》记载,华佗治病时,对必须动手术剖开切除的,便让病人服下麻沸散,然后再破腹取出患结。病患如果是在肠子里,就切开肠子进行清洗,再把腹部逢合,在伤口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便痊愈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没有感觉,一个月左右,伤口就会完全长好。这个故事来自于耆域治拘闪弥长者儿子的病。
华佗治广陵太守陈登的病,他让陈登服了二升汤药,吐出了大约三升虫,红色的头还在蠕动,半截身子像是生鱼片。这个故事和神医耆域的故事也类似。
华佗为曹操疗疾以至致的事,也和耆域的故事相似。“耆域亦以医暴君病,几为所杀,赖佛成神,谨而得免。” 华佗和耆域的际遇符合,尤其不能不让人有“因袭之疑”。
《三国志》中不但“华佗传”有佛教故事,而且曹冲称象的故事也有佛教背景。他认为,“巨象非中原当日之兽,华佗为五天外国之音,其变迁之迹象犹未尽亡,故得赖之以推寻史料之原本。”《三国志》的成书,据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算太久,而印度神话传播已非常之广,社会所受之影响已非常之深。所以像陈寿这样的史家也不能辨别其真假。
华佗这个人的原型,可能曾在中国存在,也可能真是沛国谯县一带之人,甚至也有可能“通晓”一些养生之术。但此人后来变成了“华佗”则完全是将印度之“佗”(药王神)强加给了这位中国人。
5
1980年,日本弘前大学医学部麻醉科教研室松木明知在日本出版的《麻醉》第9期,发表了题为《麻醉科学史最近的知见———汉之名医华佗实为波斯人》的文章。
华佗是波斯文XWadag的谐音,其含义为主或神。所以华佗不是人名,而是主君、阁下、先生的意思,引申到华佗个人的职业应是“精于医术的先生”之意。波斯(古称安息,今之伊朗)国人经“丝绸之路”而东渐,华佗即经此路而游学徐土(今徐州)的波斯人。波斯人经丝绸之路入中原有据可依。李白一首诗歌曰:“胡姬貌如花,当炉笑东风。”所言的“胡姬”就是波斯人。历来被认为中国人的华佗,实为波斯人。
个人倾向于陈寅恪的观点,华佗是印度人。
华佗被曹操杀。华佗於公元208年,享年六七岁。
历史上华佗的原因是在于他想做官从政,华佗自己出身是士人,他“游学徐土,兼通数经”,而后以医术精湛而名闻天下。但是,在汉代,套用句老话,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医生,在史书上归入《方技传》,绝无可能单列一传,从这个上面也可窥知一二。
当时的魏王曹操患有头痛病,后来尤甚。华佗医术出名,曹操遂“使佗专视”,华佗成为了曹操的“御医”,华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后,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这个病一时难以治好,需要假以时日方可。在为曹操治疗的过程中,华佗便开始故意拖延进程,并又借口“‘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乃归家”,而到家以后,又假辞以妻子生病,数次逾期不归。究其本意,乃是意图要挟曹操,谋取官职。
曹操屡次手书招呼,又敕令郡县发遣,而“(华)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曹操遂“大怒,使人往检”,但是他还是小心地先求证了一下,没有就此给华佗定罪:“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华佗谎言被揭穿,下狱。
在华佗下狱后,曹操手下的头号谋臣荀彧为华佗求情,说:“佗术实工,人命所县,
宜含宥之。”而曹操不从,并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对华佗的鄙薄之意已然溢于言表。
作为一个医生,把为病人治病当作一个走上仕途的手段而故意拖延并以此为要挟,华佗此举实在是有损医德,是可称为无良医生,曹操对他看不起,当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华佗后,曹操头风病虽然还是时时发作,但亦终不悔,并道:“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此话一针见血,道出了华佗的心思和华佗被杀的原因。可叹华佗一代神医,医术固然一流,只是却欲与一代雄杰的曹操玩弄权术,未免过于小瞧了曹操。
七:华佗神方的目录
最佳答案卷一华佗论病理神方
一○○一 论人法与天地
一○○二 论阴阳大要
一○○三 论生成
一○○四 论阳厥
一○○五 论阴厥
一○○六 论阴阳痞格
一○○七 论寒热
一○○八 论虚实大要
一○○九 论上下不宁
一○一○ 论脉要
一○一一 论五色脉
一○一二 论脉病外内证诀
一○一三 论生死大要
一○一四 论病有灾怪
一○一五 论水法
一○一六 论火法
一○一七 论风中有五生五死
一○一八 论积聚症瘕杂虫
一○一九 论劳伤
一○二○ 论传尸
一○二一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二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三 论脾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四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五 论肾脏虚买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六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七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八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二九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三○ 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三一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一○三二 论痹
一○三三 论气痹
一○三四 论血痹
一○三五 论肉痹
一○三六 论筋痹
一○三七 论骨痹
一○三八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
一○三九 论五疔状候
一○四○ 论痈疮
一○四一 论脚弱状候不同
一○四二 论水肿生死脉证
一○四三 论淋沥小便不利
一○四四 论古今药饵得失
一○四五 论三痞
一○四六 论各种疗治法宜因病而施
一○四七 论诊杂病必死脉候
一○四八 论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卷二 华佗临症神方
一○○一 华佗治头痛身热要诀
二○○二 华佗治肢烦口干要诀
二○○三 华佗治牙痛要诀
二○○四 华佗治死胎要诀
二○○五 华佗治矢镞入骨要诀
二○○六 华佗治膝疮要诀
二○○七 华佗治湿浊上升要诀
二○○八 华佗治寒热要诀
二○○九 华佗治腹痛脾腐要诀
二○一○ 华佗治脚病要诀
二○一一 华佗治酒毒要诀
二○一二 华佗治虚损要诀
二○一三 华佗治胃管要诀
二○一四 华佗治婴儿下痢要诀
二○一五 华佗治虿螫要诀
二○一六 华佗治急症要诀
二○一七 华佗治头风要诀
二○一八 华佗治血郁要诀
二○一九 华佗治病笃要诀
二○二○ 华佗治咽塞要诀
二○二一 华佗治内疽要诀
二○二二 华佗治欲产不通要诀
二○二三 华佗治咳嗽要诀
二○二四 华佗治血脉诸病要诀
二○二五 华佗治腹背诸疾要诀
二○二六 华佗治脏腑痈疡要诀
二○二七 华佗治精神衰颓要诀
二○二八 华佗治发白要诀
卷三 华佗神方秘方
卷四 华佗内科神方
卷五 华佗外科神方
卷六 华佗妇科神方
卷七 华佗产科神方
卷八 华佗儿科神方
卷九 华佗眼科神方
卷十 华佗耳科神方
卷十一 华佗鼻科神方
卷十二 华佗齿科神方
卷十三 华佗喉科神方
卷十四 华佗皮肤科神方
卷十五 华佗伤科神方
卷十六 华佗结毒科神方
卷十七 华佗急救神方
卷十八 华佗治奇症法神方
卷十九 华佗兽医科神方
卷二十 华佗制炼诸药神方
卷二十一 华佗养性服饵法神方
卷二十二 华佗注仓公传附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华佗治病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