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屈原之死,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问题一:我们怎样对待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活

最佳答案个人认为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明确一个原则:无论是屈原还是司马迁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瑰丽。下面切入正题:

无论是屈原的死还是司马迁的“苟活”都是一种精神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屈原的死,是其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司马迁的“苟活”则是史家精神的体现。

先谈爱国精神,关于爱国精神应该不用多谈,大家都应该能够理解。但是也有人会这么认为:难道屈原只有死了才能算是爱国,那就大错特错了,屈原活着的时候何尝不是一个为国尽忠、鞠躬尽瘁的忠义之士。最后他选择自投汨罗江慷慨赴死,又为何呢?这是他对楚国政治和现状的绝望,不愿同流合污。那么他的死又有何意义呢?个人认为他的死至少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于当时而言:是一种高尚节操的延续,以其死换取民众之觉醒。这一点中国近现代的民主革命与之类似,虽然许多仁人志士遭受杀害,但是依然有许多热血青年踊跃参加,应该说革命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牺牲而成功胜利,是需要建立在多少革命者的献身的基础上,唤醒民众、民族的觉醒才能取得最后的真正的胜利,正如谭嗣同就义前所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里先还原一下当时,谭嗣同慷慨就义时的真实情景,并不是像后来电影拍的那样老百姓对之报以同情,而是拿大菜梆子往谭嗣同脸上扔啊,鸡蛋是舍不得,大菜帮子有的是。虽然变革不为人所理解,但是还是需要热血青年去献身。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于历史进程而言: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被历史所延续了(上面所举的例子也很好的写照)。以后历代无论是文人雅客、还是庙堂高官都不乏爱国忠君的牺牲。这里个人认为牺牲精神是爱国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求高官厚禄,但求为民众造福。这就造就了中国历代文人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为民请命、忧国忧民的良好传统。

再来谈谈司马迁的“苟活”中的史家精神。

首先应该理解,史家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不隐恶、不虚美”的“实录”精神,强烈政治倾向。这是作为历史家必须牢牢把握的!

司马迁的“苟活”,也是完全指自己荣辱于度外,在那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年代,对于遭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来说,确实无颜面“苟活”,应该选择去死,但是为了历史事实真相传承,司马迁牺牲的是自己的颜面,承受的是世俗的巨大压力,不计个人得失,最终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几点共同词汇是“牺牲”,确实无论作出那种选择,都要牺牲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屈原牺牲生命,司马迁牺牲个人得失。但是无论作出何种选择,又都是自己崇高理想的实现。

这个问题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最终回答就是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自身局限的人生观而贬低屈原、司马迁的这种生死选择的历史功绩。对于现在人们思想普遍浮躁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样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贡献精神。

不知道上面的阐述,对你是否有所启发?上述文字可能逻辑有欠严谨,表达有欠清晰。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补充纠正!

问题二:如何评价屈原的"毅然赴死"和司马迁的"忍辱而生

最佳答案其实我觉得,他们两人所追求的东西是不同的.

屈原生活在战国连年的纷争时期,当时秦国空前强盛,不断侵略荆楚,他作为楚国三大贵族之一,一心想要中兴自己的国家,但是楚襄王昏庸无能,不能任用庄幸那样的杰出人才,致使国力衰败.屈原不能实现自己光复国家的梦想,最后被流放.好像在家乡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可能是在秦国攻破楚国国都郢之时跳河赴死的.

司马迁生活在汉朝强盛时期,他没有选择卫青、霍去病那样为国捐躯的兵戎生活,而是子承父业,做了太史令.在《报任安书》中,有: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著述立说,表达自己的观点立意,是古代贤能之仕在人生失意之时表达自己人生态度的方式.当时司马迁的著作尚未完成,所以他甘受宫刑,忍辱负重.

问题三:司马迁的忍辱而生与屈原的毅然赴死,哪一个行为更值得敬佩呢?

最佳答案相当复杂的问题

两个人的故事也极度复杂,或者说是常人难以想象。

先说屈原:一般认为屈原毅然赴死,但要知道屈原投江已经是在他的晚年,也就是在他几起几落最后发现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或者说他是个失败的英雄,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再说司马迁:

司马虽然忍辱负重,但他的日子不好过,在他的那份“报仁安书”里面写得明明白白--常常一身是汗--郁闷啊。而且他自己也不确定自己这么活着是对还是错。尤其是司马家之前的那些人太牛了--从秦国司马错、写司马法的司马簇拥、还有楚汉争的塞王司马昂,于是难免心理压力大。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问题四: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

最佳答案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有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明白了屈原之死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