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特斯拉致歉,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问题一:特斯拉称维权女车主背后有“团队” 另一维权车主强势回应

4月28日,特斯拉发布最新声明表示,关于上海车展现场“维权”事件,有网友提供信息表明封某某、韩某等人是此次车展“维权”事件的主要组织策划者。他们保留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对于上述声明,一位名为“韭黄韩潮”的网友发文称,自己就是声明中的韩某。同时,该网友表示,他也会尽快推动司法进展,看看是否能以此化名可以对不实造谣行为向特斯拉方面,依法提起名誉权诉讼,并称“希望警方及时介入还我清白,您(特斯拉)能不能写个全名,我不需要化名。”

以下为特斯拉声明全文:

尊敬的各位客户、网友和媒体朋友们:

为回应各界朋友的关切,我们将上海车展张女士 “维权”事件的最新沟通进展及事情经过一并告知大家。

一、与上海车展张女士沟通进展情况

1.与张女士沟通情况:4月27日下午2时29分,我们已经与张女士取得联系,表达了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和诚意。张女士表示,“我刚回来。需要调整一下。我希望你们能够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等你们有了这个态度,我们再沟通。”

我们十分感谢张女士的回应。会继续积极主动联系,也希望张女士可以同意当面沟通,尽快促进事情的解决。

2.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情况:在主动联系张女士但无明确进展的前提下,为尽快解决问题,我们同时也积极与各级主管部门沟通,申请在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启动调解,争取尽快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检测。我们会尽全力配合各项检测工作。

二、上海车展张女士“维权”事件简要经过

2021年2月21日,上海车展“维权”张女士的父亲张先生载其家属共4人,沿341国道行驶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随后,特斯拉400客服致电张女士,张女士在沟通过程中反馈自己当时在副驾驶座位上玩手机,是父亲开车,感觉车速较快导致撞车。当日晚,交警判定张先生因未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经过对车辆数据的查看与分析,我们发现张女士的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并在事故发生前成功将车速降低至48.5km/h,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随后,我们对张女士表达了愿意积极协助其完成车辆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遭到拒绝。

2月22日凌晨,张女士将车辆拖至河南圣易睿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停车位。

2月25日,张女士将车辆首次贴上封条,禁止任何人接触车辆。

2月27日,特斯拉工作人员与张女士的电话沟通中,向张女士提供了该车辆发生事故时的后台数据,张女士也将电话中提到的数据内容录音保存。在当日沟通中,张女士还多次强调,禁止任何人接触车辆。

3月5日,特斯拉工作人员与张女士沟通时,张女士认为,特斯拉随时可以修改数据,不信任特斯拉的后台数据,坚决拒绝对其车辆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测。当晚,张女士去河南圣易睿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办理完提车手续后,将贴着封条的事故车辆强行放置在特斯拉郑州福塔展厅大门口外的停车位,表示要通过媒体及舆论向特斯拉施压。

3月6日,张女士再次声明拒绝任何形式的车辆检测,并提出退车以及赔偿精神损失费、医疗费、误工费等要求。在特斯拉门店将写着“刹车失灵”的条幅贴到车身上,并通过拉横幅、使用喇叭传播特斯拉负面言论等方式吸引关注,影响门店的正常经营秩序。特斯拉工作人员数次提出愿意垫付第三方检测费用,张女士始终拒绝。因其“维权”行为影响较大,当地派出所民警多次出警进行现场劝解。

张女士多次提到“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是刹车失灵就是作假”、“颠倒黑白的太多了”,以及“不退车就找媒体施压”等。在特斯拉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寻找专业检测机构去鉴定时,其丈夫李先生表示,只有检测结果为刹车失灵才会接受,否则绝对不认可检测结果。此后,张女士持续邀请多批媒体进店采访及直播。

3月9日上午,当地相关部门邀约特斯拉和张女士双方进行调解,张女士带着做好拍摄准备的媒体迟到近两小时后赶到。调解过程中,特斯拉再次表示愿意垫付第三方检测费用进行鉴定,以促成问题的解决,但张女士仍不同意。

最终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劝解下,张女士终于同意先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后续再协商检测事宜,并签署调解书。而当日下午,张女士突然反悔,并明确对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接受、也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不会接受任何调解。

3月11日,张女士通过个人微博发声,公开了特斯拉此前在电话里提供的车辆事故发生时的后台数据。

3月13日,张女士再次到特斯拉郑州福塔门店用喇叭播放特斯拉负面言论,并在车身用红漆喷绘“刹车失灵”文字。而特斯拉的工作人员仍然积极和张女士沟通,尝试寻求解决方案,并与其丈夫李先生协商,希望把影响减弱至最小、帮其谋求合理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李先生明确表示,自己身边还有来自北京的“团队”在协助,与他人“合作”中受人帮助只能听话,该“团队”称可以帮助其“洗白”并满足其诉求,等“团队”返京后可以另找时机与特斯拉工作人员见面详谈。

3月21日,张女士再次将其事故车辆贴上封条,拒绝他人接触事故车辆。

4月8日至12日,郑州大河车展期间,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至郑州会展中心入口,并聘请了两名模特站在事故车旁,同时制作编写有特斯拉负面言论的展板吸引路人关注。

4月17日,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至郑州华丰物流汽车产业园,并再次进行喇叭播放,并通过车辆展示特斯拉负面内容。

4月18号12时左右,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回特斯拉郑州福塔门店院内停放至今。

4月19日,张女士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进行过激“维权”。自称怀孕三个月 (后经警方证实并未怀孕)。

4月22日,特斯拉专项工作小组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均无接听和回复。当天,特斯拉客户支持部门通过公司电子邮件将事故前30分钟车辆数据的电子盖章版发送至张女士购车时登记的个人邮箱,并通过快递将封订的纸质盖章版车辆数据寄送至张女士购车时登记的联系地址。

关于上海车展现场“维权”事件,有网友提供信息表明封某某、韩某等人是此次车展“维权”事件的主要组织策划者。我们保留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自2月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尽最大努力与张女士及其家属积极沟通,真诚希望能早日推动车辆检测,给广大关心特斯拉的朋友们一个结果。

问题二:上海车展车顶维权车主发声,特斯拉会承担被提到的问题的责任吗?

上海车展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张女士发声,对自己过激的维权行为向大家表示道歉,并针对特斯拉各项态度、做法提出质疑,否认特斯拉与其主动沟通过。维权车主表示从未表达过不接受第三方检测,只是不接受他们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提出质疑,认为这并不是其车辆的原始数据,要求特斯拉公布数据来源、提取方式、制作方式及筛选原则。

解读发声

上海车展车顶维权车主发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特斯拉表面上已经道歉,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行动保障张女士的利益。现在特拉斯的意思其实网友看的很明确,张女士的诉求是退钱退钱,特斯拉貌似都不想轻而易举的满足张女士的要求。特斯拉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也让张女士挺憋火的!

毕竟,特斯拉明确表示要专事专办,解决张女士的车辆刹车失灵的问题,但是,现在特斯拉呈现出来的就是在撇清责任,在以各种方式证明,是张女士不当操作,才会出现车辆的事故。对于特拉斯这种积极认错,绝对不整改的态度,相信脾气非常急的张女士是难以接受的。然而,她已经因为“闹”进过拘留所,想必不会再闹第二次!张女士的维权之路在我看来依旧非常艰难!想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大概率特斯拉不会轻而易举的妥协。

危机公关

我们都知道,张女士车展车顶一闹,特斯拉的股票瞬间蒸发了二千六百亿。这也就是说特斯拉再也经不起闹了。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自然学聪明了,也不会过于强势了,但却依旧换汤不换药。说解决一定解决,但是却一再把责任推给车主,解决什么了呢?

上海车展车顶维权车主发声,我觉得特斯拉不会承担被提到的问题的责任!

问题三:维权女车主起诉陶琳 要求恢复名誉并道歉赔偿

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到现在也还没有结论,而维权女车主再次受到了舆论的关注,就在这两天,维权女车主宣布要起诉特斯拉中国区的负责人陶琳,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事。

根据媒体此前报道,据河南车主张女士描述,今年2月,其父亲驾驶着特斯拉Model3汽车在通过红绿灯路口时,松开电子油门后突然发现刹车失灵,为了避免车辆追尾,父亲驾车被迫撞在了路边的水泥台上,这才将车辆停住。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张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特斯拉展台的车顶上高声呼喊:特斯拉刹车失灵。随后,张女士被现场的工作人员带走,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5月6日媒体获悉,张女士夫妇正式起诉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北京)有限公司以及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主要诉求有三点:

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名誉权的行为并消除影响;判令三被告向原告书面赔礼道歉,并在全国性媒体刊发向原告道歉的公告,同时在其官方微博发表致原告的书面道歉信(十日微博置顶);判令三被告支付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人民币。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特斯拉公司以及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发布的一些不实言论,已经对我个人以及家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张女士称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张女士夫妇在起诉书中还表示,作为一名普通车主,因出现行车事故而与特斯拉公司发生产品质量争议,特斯拉方面本应以实事求是、尊重客户的态度积极协商处理。但对方公开发表无中生有,违背事实的不实言论,意在塑造自己无理取闹、职业车闹得负面形象。上述不实信息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严重误导社会舆论,对自己及其家属的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张女士称,5月6日自己在代理律师陪同下向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综合信息,特斯拉最近的舆论处理简直是失败的一塌糊涂,如果特斯拉不尽快解决这个事情,估计特斯拉的名声是好不了了!

相信关于特斯拉致歉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