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余秀华色解唐诗登鹳雀楼,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余秀华原本是个励志农民女诗人,为什么现在成了过街老鼠?
- 2、古诗登鹳雀楼的特色是什么
- 3、余秀华不惜让自己站在刀刃上而色解唐诗,她为何这样做?
- 4、儿童唐诗三百首朗诵:登鹳雀楼·王之涣
- 5、《登鹳雀楼》唐诗鉴赏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提问一:余秀华原本是个励志农民女诗人,为什么现在成了过街老鼠?
优质回答这几年,诗坛突然冲出来一匹黑马,一首诗接着一首诗的爆红,在国内刮起了一股追诗热潮,也让全国乃至是全世界的人民,认识到一个名叫余秀华的女人。
余秀华火得很偶然,凭借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震惊了国人。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村脑瘫女人,竟然可以写出如此赤裸直白的字句,不论内容好不好,其胆量是绝对有的。
当许多人抱着猎艳的心理去读这一首诗时,难免会有些许失望,因为全文除了“我睡你”或者“你睡我”这两个词可能有些大胆以外,你再也没办法用有色眼镜去分析这些诗句。
恰巧当你读完这看似大胆,实际并没有一个露骨之词的诗句后,会发出一种惊叹:这是一个脑瘫农民写的诗?这也太惊艳了吧!
的确,哪怕是抛开余秀华身体上的残疾,不带着同情或者猎奇的眼光去阅读这些诗句,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余秀华她的确有着诗人的天赋。随便几个字,从她的手里写出来,即便你读着毫无逻辑,可依然不妨碍我们能读出诗句中的种种美好与向往。
余秀华是不幸的。
她一出生,就因为胎位不正逆向生产,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让她成为了脑瘫。十岁之前的她,走路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好多年,年幼的她,都是用爬行来完成自己对世界的探索。
好不容易学会走路,好不容易能上学识字,可是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仍然让她止步于高中学堂,没有再去求学。
一辍学,还没有来得及感受世界美好的她,又因父母担心她身体上的残疾会让她以后终老一生,所以逮着个机会,将她嫁给了不嫌弃她,但比她整整大了十二岁的农村男人尹世平。
她与他就是很正常的农村婚嫁,没有爱情,二人搭伙过日子罢了。
尹世平没读过多少书,只知道人活着,为求一日三餐的温饱,哪有那么多情啊爱啊,可以有个人暖床,能有人做一口热饭就满足了。
可是余秀华不一样,她接触过文字的美好,她也向往着世间情爱的美好,所以嫁给这样一个糙汉子,是她所不愿意,更不满足的。
两个思想追求完全不同频的人,是不可能过得好日子的。事实也证明,他们二人在一起,时常不是吵架就是打闹,根本没有半点温情可言。
余秀华一年里最喜悦的时刻,都是尹世平外出打工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的家,她才觉得安宁。而这无数个孤独寂寞的日夜里,余秀华唯一能排解寂寞的方式,也只有文字,只有诗句了。
余秀华是幸运的。
很早之前,她就尝试过写一些文字,不过那时她没想过多年以后,自己会凭借这些诗句成为名人。这些诗句写出来,也多是她自己取悦自己的消遣罢了。无关痛痒。
直到2014年,她这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火遍大江南北,也将她推上文坛新秀的宝座。用词大胆的诗风,脑瘫残疾,又是农村妇女的人设,这无疑就是最好的噱头,余秀华想不火都难。
她还只是小有名气时,就遇到了贵人相助,《诗刑》的正副编辑,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正副社长都对她青睐有佳,一个在《诗刑》连着出版了她好几首诗,一个开出十个点的高额版税宁愿倒贴也要帮她出诗集。
余秀华不火,天理难容啊。
是的,作为文学创作者,她应当是近些年来,最火的诗人了。短短五六年时间,写了两千多首诗,出版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无端欢喜》《且在人间》等数本诗集,自传,甚至还被拍成自传体的电影。
甚至她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打破了20多年来中国诗集类作品的销售记录,超过十万册的销量,令余秀华一度成为带着“脑瘫农民女诗人”这样一顶奇怪帽子的网红。
而各种综艺节目也纷纷对她抛出橄榄枝,《鲁豫有约》《朗读者》等非常需要名气和资历的节目都有她的身影。更是成为了湖北作协的副主席,一时间她的名声和风头无两。
余秀华该火吗?该的,成功总是青睐她这样默默努力的人。
如果事件发生到这里,其实对余秀华来说,这已经足够了,诗坛有她的一席之地,网络上有一大批喜欢她的粉丝,舆论也总是朝着对她好的方向。
在一段时间内,余秀华就是人生逆袭的标杆人物,赞扬声不断,她的前途一片光明。很多人都把她当成励志的偶像来膜拜,毕竟一个脑瘫农村妇女,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足够激励人了。
在国内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就连国外都有不少喜欢她诗作的人,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请她去演讲,《纽约时报》将她选作唯一上榜的中国女作家。余秀华当时的影响力,可不比一些小网红或者明星差呢。
人嘛,总是怕被无限放大的。
但是余秀华火了之后,外界针对她的种种言论也越来越多,说她是拿着自己身体的残疾在卖人设,说她写的诗是附庸风雅毫无内涵,说她总拿着露骨字眼写进诗里来博人眼球……
原本,人红是非多,有这些评价很正常。你且听之,也就任之便行了。
可余秀华偏偏不这样做,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脾气。你不喜欢我的诗和人,你可以不看不了解不关注。但是,你不能来骂我,批评我,否定我,对不起,我不接受!
而余秀华表示她的态度和反抗的方式是什么呢?是的,毫不客气的怼回去!骂同行,骂粉丝,骂读者,骂路人,骂否定她的所有人。
这可以被认为是有个性,率真,脾气直的表现。毕竟有才华的人,谁还不能特立独行呢?
可她成名后与丈夫离婚,又被公众认为是一朝得势,抛夫弃子的表现。不论她曾经在这段家庭婚姻中受过多少苦,人们就是接受不了她离婚离得如此爽快直接。
这是别人的私事,我们不作评判,我们没有经历过她的苦,也没有权利去指责别人的对错。余秀华也对这些不理解她,责备她的人表示无视。天天写着她自己的小诗,心情不好了就跟同行打打官司,弄几场骂战,小日子照样过。
这样的小打小闹,除了败一点路人缘以外,也是无伤大雅的。人们甚至乐于看到文化人之间的较量,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饭余饭后的谈资。
真正让余秀华走下神坛,成为人人喊打的老鼠,还是缘于她那狂且傲之,但实际上完全暴露她文化素养的拆解唐诗。一首《登鹳雀楼》,让余秀华声名狼藉。
你可以闹着玩,可以使着性子自己在家里随便怎么拆,只要不堂而皇之,没谁管你,这是你的自由。
可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是颇有影响力,以诗人代表来混饭吃的名人,你如果把一首小学二年级孩子人人都要背诵的唐诗,拆解成人人闻风丧胆的“性诗”,这不知是侮辱了李白,还是侮辱了教育局,又或者是侮辱了千千万万个纯真的孩子?
终归,这还是一个缺乏文化底蕴,太过自我,性情乖张的普通人。
余秀华闹了这一出,以前支持她,喜欢她的读者,粉丝,路人,甚至是同行,都纷纷站出来指责她。当然,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你想怎么拆解唐诗是你的事,可别人想怎么说你,也一样是别人的事。
余秀华受不了公众的压力,将自己发表在众公号上的那篇她认为是玩闹儿一般的文章删掉,发表了一篇更像是批判大众的道歉信,就想着可以不了了之。
如果大众如此好糊弄,那不是谁都可以随便犯错了?
在此件事情上,余秀华没有半点悔过和认错之心,甚至与批判她的所有人开战,对骂出来的话语,粗鄙,露骨,难听至极。而且她是逮着谁骂谁,都是极尽所能,骂到别人避之不及。
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他们眼中的奇迹脑瘫农民女诗人,不过就是一个农村泼妇罢了。披着诗人的外衣,行着粗人的言行。
一时间,网络上对她的讨伐声日益高涨,大有封杀她的势头。而长达几年的脑瘫女诗人的热潮,终于得到降温,大家也终于开始用看待正常人的眼光去审视余秀华。
再这么一总结她这几年的表现,发现不过如此,被过度神化和夸大了的才华,以及被捧得太高的人设。此时的余秀华,已经从一匹黑马变成了一匹野马,完成野蛮生长,不讲规矩和场面了。
当一切喧嚣都尘归尘,土归土后,所有的真相,也就浮现了出来。
而如今的余秀华,仍然天天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今天写一点小诗,明天晒一点感想,后天和网友骂一骂,说不上不好。
只是做人,不论是不是有真实的才华,还是需要谦逊低调一点吧,毕竟逢人便骂,可能到最后,也会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
当然,我们也尊重每一个有才华的灵魂,以及每一个灵魂的个性。我们不否认余秀华有着过人之处,也不认为她的身份,角色,健康状况,就可以成为她放纵自己言行的资本。
希望未来的余秀华,可以是一个更为纯粹的诗人,而没有现在如此多令人眼花缭绕的角色。
提问二:古诗登鹳雀楼的特色是什么
优质回答登鹳雀楼古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提问三:余秀华不惜让自己站在刀刃上而色解唐诗,她为何这样做?
优质回答不管在哪一个年代所谓真正的言论自由,并未存在过,人们只敢私下评论,与身边的人诉说心中真实的想法。余秀华只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古诗。她也诉出了很多人看到古诗的一些敏感词时人们的想法,她是大胆的,睿智的,锋锐的。
她是一名作家,余秀华原先由《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出名,她的文笔风格是以大胆,直白为主要。这部作品看上去很轻浮,但却能够感受到异地恋的无奈与痛苦。诗人沈瑞评曾说过她的诗歌很纯粹,没有装饰,却能深度的打动感情。看来余秀华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她是值得认可的作家。
她是一名作家,她的部分作品直白的写出了生活,写出了现实。就像《十宗罪》的作者一样,只为把社会最真实的面貌给揭开。也只为告诉人们世间也有希望,只是看“选择”的路,对了便是一生的幸运,错了便是一时的难受。
她是一名作家,她色解唐诗,表现出了她的大胆,风格,性格。但也暴露出了她的一丝粗鄙,我们不能奢求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存在,就连被人们信仰的上帝,耶稣都无法做到完美。又怎么能奢求一个普通人,她能够引起轰动便只是因为她是公众人物,而她也忘记自己是一名公众人物。
对她认可,但是也对她失望。我们需要有人来提醒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也需要有人指引我们看向前方的路。余秀华做到了让众多的人认清现实,但是她未能够指引好人们的素质,打趣固然可以,告诉读者成人世界的模样也可以。
我们要尽可能改变自身的毛病并给他人带来一个正能量,好习惯,便是一生的造福。刀刃上的唐诗色解只能说她是敢于发表,还未发现自身毛病的存在。
提问四:儿童唐诗三百首朗诵:登鹳雀楼·王之涣
优质回答这篇关于儿童唐诗三百首朗诵:登鹳雀楼·王之涣,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
《登鹳雀楼》由王之涣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翻译】
壮丽落日依着绵延高山庄严退去,滔滔黄河奔着无垠东海浩荡疾流,想放眼千里万里的天外天吗?走,朋友,再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 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 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 海内外。沈括《梦溪笔谈》给了鹳鹊楼八个字:“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千余年间,它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21世纪初,中国人重建鹳鹊楼。有关方面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鹳鹊楼复建工程破土动工,重新修建的鹳鹊楼为钢筋混凝土减力墙框架结构,设计高度为73.9米,总投资为5500万元,截至2001年,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预计2002年底,这座九层高楼将在永济市黄河岸边落成。
鹳雀楼与同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风景胜地的普救寺相隔不远,这两大人文景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支柱。
【评析】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讲解】
这是一个自信的诗人、在一个民族的自信时期写下的一首自信的诗,貌似简单却博大,它必定产生于中华民族的上升时期与个人的上升时期,二者缺一不可。“白日、山、黄河、海、千里目、楼”,每一个意象都是一首壮丽的诗,壮丽的风光与壮丽的哲理(登高才望远)融为一体。此诗属于中国盛唐,怕是也只能属于盛唐。
唐朝的三大名楼,最传奇的当数湖北黄鹤楼,传说有仙人从此飞升;最风华的当数江西滕王阁,因才子王勃一文而名飞;而最生态自然的当数山西鹳雀楼,它以鸟类命名。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遥想唐朝,(那时的山西可不是污染大省)山西的黄河两岸草木繁盛,鹳雀翔集,常常成群栖于楼上,与黄河与落日交相而映,不知哪一天哪一位才子睹实景抒实情,灵感一闪脱口而出:“鹳雀楼!”
鹳雀是黄河滩里常见的大型涉禽,形似鹤亦似鹭,嘴长而直,翼长大而尾圆短,飞翔轻快,主食鱼、蛙、蛇和甲壳类,常常一动不动地立于水中等鱼到来。韩振远先生说:“唐朝的那群鹳雀好像格外幸运,它们在轻快的飞翔中看到了黄河岸边的那座高楼,从此不再栖息在风雨飘摇的高树上,好像一开始就是为它们修建的。它们还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见诗人,更没想到因为诗人,它们会成为一种充满了灵性的水鸟。”
鹳雀楼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北周时(公元557—581年)将军宇文护筑此楼作军事之用以镇河外之地,登此楼可观北国河山的磅礴壮丽。
鹳雀楼经隋唐历宋朝到金章宗年间尚存,元初才毁。(中国古建筑为砖木结构,能坚持这么久,很不容易了,绝对不是豆腐渣工程)永济市于1997年重建鹳雀楼,总高73.9米,景区占地面积1640亩。
可是,我们永远无法登上真正意义上的鹳雀楼,不是因为它新建,而是由于罪恶的黄河三门峡工程。(就是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强烈反对的那个三门峡工程,不幸而言中。他同时反长江三峡工程——也许百年之后,三峡又是第二个黄河三门峡)一位作家悲凉地写道:“新鹳雀楼移位到了蒲津渡西边几千米处的庄稼地上,高高大大,绝无依傍地屹立在青青麦田之中。完全不符合文物重建和古迹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构不成任何与黄河、古渡、沙洲有关的景观意境。门票不菲,游人寥落。呜呼,登楼远眺,前不见黄河,后不见古城,更无飞鸟。”
没有了高山的衬托,鹳雀楼就少了壮丽;
没有了黄河的衬托,鹳雀楼就少了厚重;
没有了百鸟的衬托,鹳雀楼就少了灵性;
今天的鹳雀楼至少已少了后两者。
岂只是少了后两者,社会更少了一种“登楼精神”,所以我们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好诗。岂只写不出,还剩有多少人敢自信大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问你,你用“千里目”想看什么呢,如果你只想看工资奖金、房子车子、领导青睐,你何必需要“千里目”呢,“一里目、一米目”就足够用了。
没有精神的自由与高飞,一个民族永远不需要“千里目”甚至百里目、十里目都不需要,甚至你根本不需要眼睛,因为你可能没有“前方”只有“眼下当下”。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你是很想“更上一层楼”,我再问你,你怎么才能“再上一层”?你能上到这一层楼可能就很不容易了,你能保证自己在这一层安全就该谢天谢地了,你再住上登楼就不怕有人或明或暗把你扯下去并嘲笑“爬得高才摔得狠”吗。你是很想“更上一层楼”,可是,到时候,人家一定让你上楼吗?人家早占住楼不让你上你怎么办呢?你能买到门票吗?人家让你买门票吗?
当年的王之涣必定是自信可以成功并且已经看到了许多人成功才如此高呼一声“更上一层楼”的,“他不是一个人,他不是一个人战斗!”(2006年黄健翔世界杯语)他的身后有着一个庞大的成功群体。
唐朝诗星灿烂,那不是凭空而来的,你要明白。
【点评】
这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王之涣。
说到“诗人”,并不是说他做诗很多(比如清朝某位明君一生写诗四万,我们也不称其“”),而是说他做的诗非常“经典”,现存其六首诗当中,便有两首绝句,除了《登鹳雀楼》之外,还有那首《出塞》(又名《凉州词》),都是妇孺皆知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十个字,便勾勒出一幅雄浑壮美的山水图画。其气象毫不亚于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付回”;而其笔法的“随意”、“直白”,又能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相比。《红楼梦》四十八回,香菱论诗道:“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我们有时习惯于另辟蹊径、故作高深,反而把诗句弄得不伦不类、生涩怪病。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来时的路。唐诗的高明就在于它的自然和率真!自宋以后,诗词中强用生词的、狂用典故的,比比皆是,但纠其实质却十分苍白,还不如一位老农直来直去一吼一哭来得快活!
以至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纳兰词时这样讲:“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诗贵在清新自然。“汉人”玩儿惯了文字游戏,反而不如“满人”的“返璞归真”了。(当然这话有点绝对)。
而《登鹳雀楼》的高明之处,更是在于结句,不经意间引出了“登高――望远”的哲意来。哲理诗在宋代比较流行,很多文人做诗也力求挖出哲理来,然而“相请不如偶遇”,与其刻意地“编排”,不如自然的流露!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市,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
【王之涣唐诗代表作品】
王之涣,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又字季真,祖籍晋阳并州(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风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
他是盛唐时期有名诗人之一。墓志中记:“歌《从军》,吟《出塞》,缴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曾经名动一时。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一切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英汉对照】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AT HERON LODGE
Wang Zhihuan
Mountains cover the white sun,
And oceans drain the golden river;
But you widen your view three hundred miles
By going up one flight of stairs.
提问五:《登鹳雀楼》唐诗鉴赏
优质回答《登鹳雀楼》唐诗鉴赏1
【原文】
白日②依③山尽④,黄河入海流。
欲⑤穷⑥千里目⑦,更⑧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1]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7]
⑧更:再。
【白话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登鹳雀楼》唐诗鉴赏2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登鹳雀楼》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登鹳雀楼》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登鹳雀楼》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余秀华色解唐诗登鹳雀楼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