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心肌炎什么症状,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爆发性心肌炎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2、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 3、阳过以后有哪些人会发展成心肌炎?
- 4、心肌炎有啥症状
- 5、心肌炎的症状都有哪些?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提问1:爆发性心肌炎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爆发性心肌炎发生的原因:一是病毒直接作用心肌,导致心肌炎;二是免疫反应,即病毒首先感染人体,在自身免疫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细胞进行攻击,产生对心肌的伤害,形成心肌炎。
一般会在病毒感染后的1 ~ 3 周内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而导致的心肌炎。即使看似轻微的感冒或肠胃炎,都可能演变成致命性的心肌炎。
与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相比,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相对临床表现较重,儿童比成人更易患此病。当儿童感冒后,身体出现症状时,父母不可坐视不理,以防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根据病症,心肌炎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轻微,病发症状轻微甚至无病发症状,只能通过心电图发现;二是中等,患者会出现心悸、轻度头晕等症状;三为严重,出现气喘、心悸、头晕、恶心、休克等症状。故心肌炎重者可至猝死,轻者几无症状。
提问2: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休息,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参考资料:
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1、 症状: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体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
1、 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 促进心肌代谢
(1) 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2) 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6) 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月26周后停药。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春天要防心肌炎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参考资料:
回
提问3:阳过以后有哪些人会发展成心肌炎?
最佳答案放开以后,“阳群”的队伍不断壮大,也有不少人抗过了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成为了“阳过”。但“阳过”们大都也不是很好受,因为感染新冠以后,身体机能下降了很多。还有人因为新冠病毒引发了心肌炎,以及其他后遗症。
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属于病毒性心肌炎。阳过以后,都有概率会得心肌炎,但在患病群体中,中青年群体的比例远大于中老年群体。下面来介绍一下病毒性心肌炎,以及我们面对新冠,目前该怎么做。
一、病毒性心肌炎
它是最常见的心肌炎症疾病,各个年纪段都有可能得。但更“青睐”年轻人,包括一些少年儿童。被病毒感染,1~3周容易出现心肌炎症状。由于40岁以下的比例很高,因此网上流传的说法是“发病人群是儿童和40岁以下中青年居多”。
之所以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更容易患病毒性心肌炎,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免疫力强。免疫力强有时候是把双刃剑,它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击败入侵体内的病毒,但也会杀红了眼,连自己人都不放过。病毒会给我们的心肌和其他器官造成伤害,但过高浓度的抗体也会伤到身体的器官,引发病症。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也是有轻重之分的,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甚致猝死。一般发病之初,多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如:发热,咽痛,咳嗽,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阳过以后,如果你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话,可以通过完善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核素显像、做心肌活检等方法,来明确诊断。
二、防治措施
阳了以后都是有概率会得心肌炎的,因为免疫系统和病毒的作战情况并非是完全可控的。但我们不要太过紧张,就算得了病毒性心肌炎,也是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与其过度担心,影响到了健康,倒不如放平心态,积极防治。下面来说一下防治措施。
1.注意防护,以免被感染或N次感染。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不被感染的天选之子,我们也不要抱着“早阳早安心”的态度去对待新冠。不阳绝对会比阳了舒服或安全。当你阳了以后,就知道得病有多难受。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少预防新冠的措施了,比如说下面那几条:
(1)带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样做,确实可以比较好的避免被感染。不过这一招不仅要在外面用,在家里也得用。不然很容易出现一人中招,全家感染的情况。
(2)注意室内通风,给物品消毒。如果这个房间内有感染者待过,那么室内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给物品消毒这是为了消灭物品上可能存在的病毒。虽然找到宿主以后的病毒,很强,但病毒在外界比较脆,很容易被消灭。
(3)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会有“小阳人”。在这样的场所更容易被感染。
2.放平心态,抗住压力。心态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现在的人的压力都挺大的,但是我们得
清楚一点,
过大的压力对我们没有好处。
3.适量运动。这里的“适量”主要的依据是我们自己的状态。如果你刚刚“阳康”,走两步就喘不上气的话,那么还是建议卧床休息,也许“呼吸吐纳”这样的运动比较适合你。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没想到有一天我们还有深刻体会这句话的机会。身体恢复是需要一点时间的,等恢复到能散步的时候,可以去遛个弯,累了就休息。慢慢地也许就能跑了。如果你原来是运动爱好者的话,恢复运动也得循序渐进。
4.增强抵抗力,保证睡眠充足,营养均衡。睡觉对我们的健康真的很重要,饮食也是如此。免疫系统负责干病毒,保卫我们的身体;而我们负责干饭,为它保障后方“粮草”供应。很多人阳了以后,会和我一样吃不下饭,但是无论吃不吃得下,都尽量吃点。
5.适当用药。没病不要吃药,有病不要乱吃药。“是药三分毒”,药物能够治疗或者缓解我们的病症,但是同时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有过基础病史的朋友,一定会对此有所体会(比如治肝的药,可能会影响肾)。
6.如果得了病毒性心肌炎或者其他后遗症的话,建议去医院做个检查,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提问4:心肌炎有啥症状
最佳答案你好
心肌炎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以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一般在病毒感染时,常可因营养不良、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致病条件作用下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还有细菌性心肌炎,寄生虫性心肌炎
,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
其临床表现大多可在1至2周内有发热、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后出现胸闷、心悸、疲乏、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症,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但也有一开始发现即为心肌炎后遗症者
附养生指南:
一.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劳,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适当休息: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至4周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者,应休息6至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甚至熬夜。
四.饮食调摄: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五.体育锻炼:在恢复期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参加适当的锻炼,如散步、保健操、气功等,可早日康复及避免后遗症。心肌炎后遗症只要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可参加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舞、鹤翔庄气功、太极拳等,持之以恒,对疾病的康复肯定是有利的。
提问5:心肌炎的症状都有哪些?
最佳答案心肌炎多是由于病毒感染,或者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心脏的,心肌炎症,出现了心肌细胞的肿胀,从而引起临床上的一系列症状,可能会表现一些心律失常,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心脏功能衰竭,出现心脏增大的情况。你好,你说的心肌炎,在临床上可能会表现为发热,同时伴有,心律失常,或者是出现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
心肌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的人群,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对于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不论心肌炎的病因,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与心肌损害的特点有关,如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悸、严重者可有黑蒙和晕厥;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发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现休克的相关表现;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有些患者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常见体征,窦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平行,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界扩大者占1/3~1/2,见于重症心肌炎,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心肌损害严重或心力衰竭者,可闻舒张期奔马律,第一心音减弱,合并心包炎者可闻心包摩擦音,轻者可完全无症状,可发生猝死。
相信关于心肌炎什么症状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