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芍药的功效与作用,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一:缓急止痛小经方——芍药甘草汤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武喜营

很多人都有小腿抽筋的经历,一旦发生那个“酸痛”的感觉真的是记忆忧新。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运动后,比如游泳、爬山;受寒;下肢动脉硬化;……。于是乎“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应运而生。殊不知,早在汉代医圣张仲景就发明了芍药甘草汤,治疗这种小腿抽筋的毛病,且疗效神奇。

懂点中医的人都知道,张仲景发明的方子,又叫经方,被奉为经典,芍药甘草汤记载于《伤寒杂病论》,现在看看原文怎么说: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不是学中医的人估计也看不太懂,实际上是说:太阳病患者汗多,小便多,脚痉挛;小便多说明患者正在“失津液”,这种情况就不能再发汗了;但误用发汗中药桂枝,患者失津液的症状会更重,津液就不能到达四肢,手足就会冰冷;此时,患者如果出现口干舌燥,烦躁,呕吐,可以用甘草干姜汤;患者喝了甘草干姜汤,手足暖了,也不呕吐了,可脚还在抽筋怎么办呢?可以用芍药甘草汤,用后脚就能舒缓了。

《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以为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可见,芍药甘草汤真是效如桴鼓。

有如此神奇疗效的芍药甘草汤到底是什么组成呢?说来话短,就只有 芍药 甘草 两位中药,其中芍药多用白芍,甘草多用炙甘草。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 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平,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者伍用,有酸甘化阴、柔肝止痛的功效,故能解痉止痛。

芍药甘草汤最初是治疗小腿抽筋的方子,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芍药甘草汤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疼痛、肌肉痉挛等疾病,如肌肉跳动(包括眼皮跳动),睡眠中咬牙磨牙,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腿抽筋)、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等。临床上通过随证加减运用,芍药甘草汤已经不囿于治疗各种疼痛、肌肉痉挛等疾病。

单次芍药用量范围为12~60g,最常用量为30g,其次为15g、20g、12g、25g、60g。单次甘草用量范围为3~30g,常用量为6g、10g、15g。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与甘草的常用配比为2:1和1:1。

有少部分人使用芍药甘草汤后会出现头痛,肌肉无力及软瘫多尿、下肢水肿,全身疲惫,腹泻等症状,可停药或到医院就诊。

审稿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潘会君、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中医医院 副主任中药师 邓志军

【药盾公益】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二:芍药甘草汤: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症状:

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主治胃虚寒之症,肝脾不和。夜间脚抽筋。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脘腹疼痛。

表现:

浑身发冷,胃痛,但是却喜温喜按。(只有胃部虚寒引起的疼痛,才会喜温喜按。如果是热证,则会腹痛拒按。),左肋下痛,腹泻,呕而不吐,冒冷汗,比平时更畏寒。

用量:

白芍60克,甘草30克,共3剂。

出处:

芍药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29条之下,原文谓:“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体现了本方酸甘复阴、缓急止痛之功。脚抽筋,多发于夜间,夜为阴,夜间发病,多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脚挛急,此芍药,酸苦微寒,养营和血,而擅缓解拘急之功,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阴复而筋得所养,则脚挛急自伸。

药理分析:

止痛妙方——芍药甘草汤。腰酸背痛其实是肌肉酸痛,腿抽筋自然是筋脉痉挛,脾主人一身肌肉,肝主筋脉,肌肉和筋脉有了问题,就要找准主因,调和肝脾。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一点都不苦口。

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当茶水饮用。注意,如果主治的是脚抽筋的话,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

如果是偏重治胃痛腹泻,肝脾失和的话,可以采用炙甘草,这里解释一下:

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炙甘草是甘草的加工品,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生白芍平肝敛阴,炒白芍养血调经。

补充:

虚寒之症在白芍甘草汤之后再配合使用香砂养胃丸使用更好。

香砂养胃丸为温里剂,具有温中和胃之功效。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三:芍药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芍药主要有两大功效:

1、养血。

芍药的主要功效之一就是养血,最著名的有补血第一方“四物汤”——川芎、当归、熟地、白芍,不仅补血,而且活血,是治疗妇科病的常用方。

2、止痛。

芍药有很好的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女性痛经等,都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

作用:

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栲胶,也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扩展资料

食用价值:

1、芍药花粥

选取色白阴干的芍药花加上粳米白糖等制作成花粥,清爽可口,香醇诱人,饮用芍药花粥可以养血调经,缓解经期腹痛等症。

2、芍药花饼

清代德龄女士在《御香缥缈录》中曾叙述慈禧太后为了养颜益寿,特将芍药的花瓣与鸡蛋面粉混和后用油炸成薄饼食用。此外,芍药花还可以制作芍药花羹,芍药花酒,芍药鲤鱼汤,芍药花煎等,制作方法简便,美味可口,功效颇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芍药养血,更能止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芍药

四:安利纽崔莱养藏牌善衡片怎么样?

产品特点

以白芍、甘草、葡萄籽、西兰花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配方借鉴近两千年使用历史的中医经典护肝古方“芍药甘草汤”,具有滋养肝血,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

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有效保护肝脏。

西兰花提取物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助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

产品标志性成分被标准化(每100g含有原花青素10.5g,芍药苷4.3g,甘草酸3.5g,萝卜硫苷40mg)。

不添加人造香料、合成色素和防腐剂。

《内经》中言,“肝苦急,即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在距今近两千年的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伤害论》中便载入了经典护肝方——芍药甘草汤。此方由芍药、甘草二药组成,立法以甘酸为主,具有益阴和血,柔肝的功能。为使传统经典古方逐步发展到现代科学知识水平,近年人们对该方剂物质基础、组分配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为古方进一步开发和临床新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片,随餐食用。

适宜人群: 有化学性肝损伤危险者。

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孕妇、乳母、高血压患者、低血钾患者。

注意事项

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请放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服用治疗药物的人士以及所有疾病患者在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请按照推荐量食用。

保质期24个月。

纽崔莱养藏牌善衡片保健功能功效: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定价:355元/90片

五:中草药名方: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甘草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芍药12克甘草12克

【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方论】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实验研究】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著增强。

提醒您:芍药甘草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