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交泰丸的功效与作用和适用人群,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问题一:交泰丸效果如何?谁吃过?给我说说疗效吧!

最佳答案交泰丸效果还不错,我感觉吃这种中药对人副作用很小,以前我就是大便经常太干燥吧,感觉人不舒服,后来到徐清宣堂官网

买到这种药,吃了几次,还真的见效了。

问题二:交泰丸的功效与作用

最佳答案交泰丸是一首治疗心肾不交的著名中药方剂。主治: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痞闷难当,不思饮食。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怔忡,失眠等症。

【组成】黄连30克(姜汁浸,黄土炒) 枳实30克(麸炒)白术(去芦,土炒)30克 吴茱萸(汤泡,微炒)60克 归尾(酒洗)39克大黄(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30克煎水,洗大黄一昼夜,切碎晒干,仍以酒拌晒之,九蒸九晒)120克

【用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70~90丸,不拘时,白滚水送下。

【主治】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痞闷难当,不思饮食。

扩展资料

交泰丸功能交通心肾,适用于心肾不交、夜寐不宁等症。心为阳,属火,居上焦;肾为阴,属水,居下焦,两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相互交通。《中藏经》说:“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又说:“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

《格致余论》也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由于心阳(即心火)下降而交于肾阴,肾阴(即肾水)上升而济于心阳,从而使心肾两脏的阴阳、水火、升降关系处于平衡、相济、协调状态,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升降失常,水火不济,必然会产生心肾不交的病变,治疗应采用交通心肾的法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交泰丸

问题三:中草药名方:交泰丸3的功效与作用

最佳答案交泰丸3

【来源】《韩氏医通》卷下。

【组成】生川连1.5克肉桂心15克

【用法】上二味,研细,白蜜为丸。每服1.5~2.5克,空腹时用淡盐汤下。

【功用】交通心肾,清火安神。

【主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怔忡,失眠。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四科简效方)补。

提醒您:交泰丸3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问题四:交泰丸的副作用?什么样的病人不适合吃!

最佳答案交泰丸主要用于心肾不交,心阳过亢,肾水不足。主要用于交通心肾。没有这些有关症状的是不建议吃的。比如:心阳亢盛,心烦,心悸,舌尖红,同时伴有小便频数,小腹怕冷等等。

问题五:交泰丸的功效与作用 交泰丸的好处介绍

最佳答案1、交泰丸具有升阳泻阴,调营和中之功效。

2、交泰丸由黄连、肉桂两味中药组成,用于由于心肾不交导致心火偏亢,表现失眠多梦,胸中痞闷嘈杂,不思饮食等病症。方中取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降心火,不使其炎上。

3、取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暖水脏,不使其润下。

4、具有升阳泻阴,调营和中之功。治疗临床杂病时,可以和其他药物配合应用。

问题六:治疗失眠的10种常用中成药,赶紧收藏了

最佳答案1、安神补脑丸

特点:养心安神,治疗心血不足引发的失眠。凡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果还伴有心悸,心烦,耳鸣盗汗,或因考试压力过大导致的失眠问题,皆可服用。

2、朱砂安神丸

特点:养血、清心并且能够安神功效。如果心里觉得很烦,有点心烦胸闷,坐立不安,这时比较适合服用,既能清热又能用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因含大量朱砂,不可长期服用。

3、加味逍遥丸

特点:治疗因为紧张、生气导致的失眠更为合适,可以起到疏肝解郁、改善睡眠的作用。

4、人参归脾丸

特点:重在补气血,健脾丸养心血。治疗气血亏虚,脾胃不好的朋友出现的失眠。

5、解郁安神颗粒

特点:疏肝解郁、安神定志,对于情绪产生极大动荡的人群,由于情绪紧张、烦闷引起的失眠,它可以有效的抚平情绪,缓解心烦胸闷等症状。

6、天王补心丹

特点: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用这个药就对症。

7、交泰丸

特点:交泰丸有黄连和肉桂两味药组成。对心火上扰、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特别是上热下寒人群,效果十分理想。

8、柏子养心丸

特点: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体虚明显,失眠健忘且有气虚的表现。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9、归脾丸

特点:养血、健脾、安神,是治疗气血不足,脾胃不好经常出现胸闷气喘的人同时伴有失眠的朋友使用。

10、百乐眠胶囊

特点:含有酸枣仁、珍珠母等养心安神药物,是用来治疗慢性失眠的,对于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问题七:交泰丸简介

最佳答案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韩氏医通》卷下方之交泰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3.5 备注 3.6 交泰丸的临床应用 3.7 摘录 4 《脾胃论》卷下方之交泰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之交泰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卫生家宝》方之交泰丸 6.1 组成 6.2 功效主治 6.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普济方》卷四○○引《卫生家宝》方之交泰丸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7.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鸡峰普济方》卷五方之交泰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御药院方》卷四方之交泰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惠直堂方》卷一方之交泰丸 10.1 组成 10.2 功效主治 10.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活人方》卷五方之交泰丸 11.1 组成 11.2 功效主治 11.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交泰丸

1 拼音

jiāo tài wán

2 概述

交泰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九首。

3 《韩氏医通》卷下方之交泰丸

3.1 处方

黄连、肉桂[1]。

生川连1.5克 肉桂心15克

川黄连5钱,肉桂心5分。

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1]。

上二味,研细,白蜜为丸。

3.3 功能主治

《韩氏医通》卷下方之交泰丸功在交通心肾,清火安神[1]。主治心肾不交,怔忡失眠[1]。

3.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2.5克,空腹时用淡盐汤下。

3.5 备注

本方原书无方名[1]。现据《四科简效方》补。

3.6 交泰丸的临床应用

失眠:应用本方治疗神经官能症失眠50例,显效17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6%,无一例恶化。其方法是将黄连、肉桂各等分,或黄连3份、肉桂2份研末和匀装胶囊,每囊重0.3g,每服4粒,睡前半小时服用。一般热象不著者用黄连、肉桂各等量所做成的胶囊;热象较著心火亢盛用3:2所构成的胶囊。

3.7 摘录

《韩氏医通》卷下方

4 《脾胃论》卷下方之交泰丸

4.1 处方

炮姜三分,巴豆霜五分,人参、肉桂各一钱,柴胡、川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一钱五分,炒厚朴(秋、冬加七钱)、苦楝子(酒煮)、茯苓、砂仁各三钱,炮川乌四钱五分,知母(半量炒用,半量酒洗,秋冬去之)四钱,吴茱萸(洗七次)五钱,黄连(秋、冬减一钱五分)、煨皂角、紫菀各六钱[1]。

干姜(炮制)0.9克 巴豆霜I.5克 人参(去芦)肉桂(去皮)各3克 柴胡(去苗)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克 厚朴(去皮,锉,炒。秋、冬加至21克)酒煮苦楝 白茯苓 砂仁各9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3.5克 知母12克(一半炒,一半酒洗。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吴茱萸(汤洗七次)15克 黄连(去须。秋、冬减至4.5克)皂角(水洗,煨,去皮、弦)紫菀(去苗)各18克

4.2 制法

除巴豆霜另入外,余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1]。

上药除巴豆霜另入外,余同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

《脾胃论》卷下方之交泰丸主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1]。

升阳泻阴,调营和中。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4.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十丸[1]。

每服10丸,温水送下。

4.5 摘录

《脾胃论》卷下

5 《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之交泰丸

5.1 处方

黄连(姜汁浸,黄土炒)、枳实(麸炒)、白术(土炒)各一两,吴茱萸(汤泡,微炒)二两,当归尾(酒洗)一两三钱,大黄(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一两,煎水洗大黄一昼夜,切碎晒干,再以酒拌晒之,九蒸九晒)四两[1]。

黄连1两(姜汁浸,黄土炒),枳实1两(麸炒),白术(去芦,土炒)1两,吴茱萸(汤泡,微炒)2两,归尾(酒洗)1两3线,大黄(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1两煎取,洗大黄1昼夜.功碎晒干,仍以酒拌晒之,9蒸9晒)4两。

5.2 制法

上药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1]。

5.3 功能主治

《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之交泰丸主治胸中痞闷嘈杂,不思饮食,大便坚[1]。

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胸中痞闷难当,不思饮食。

5.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七十至八十丸,不拘时开水送下[1]。

每服7080丸,白滚汤送下,不拘时候。

5.5 摘录

《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

6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卫生家宝》方之交泰丸

6.1 组成

石菖蒲1斤(去须,切,无灰好酒浸,冬3宿,夏2宿),乳香1两(另研),远志半斤(酒浸,去心,浸作如上法)。

6.2 功效主治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卫生家宝》方之交泰丸功在宁心养气,定魄安魂,疗诸虚不足,生元真气,补精枯髓竭,去夜梦鬼邪;正丹田,久服明目。主治男子下元虚,妇人血海冷。

6.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浸药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 《普济方》卷四○○引《卫生家宝》方之交泰丸

7.1 组成

水银、生硫黄各等分。

7.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四○○引《卫生家宝》方之交泰丸主治小儿因惊,饮食失节,致阴阳不和,脏腑生病,中满气急,噎塞不通,饮食下咽即成呕吐。

7.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岁儿7丸,温米汤饮送下。

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不见水银为度,蒸肉为丸,如粟米大。

8 《鸡峰普济方》卷五方之交泰丸

8.1 处方

消石1两,硫黄(研细,于铫子内炒,令得所,研细入)1两,五灵脂1两,青皮1两,陈皮1两。

8.2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五方之交泰丸主治阴阳痞膈,营卫差错,水火不交,冷热乖适,邪热炎上,烦躁闷乱,昏塞不省人事,冷气上冲,胸膈痞塞,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唇青气喘,及疗伤寒下早,冷热结痞,心下胀满,呕哕咳逆,阴阳不辨。

8.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8.5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五

9 《御药院方》卷四方之交泰丸

9.1 处方

沉香半两,木香1两,青皮(去白)2两,陈皮(去白)2两,京三棱(煨)2两,蓬莪术(煨)2两,枳壳(麸炒,去瓤)2两,神曲(炒)1两,大麦糵(炒)1两,槟榔1两,麝香2钱半,阿魏半两(细研,白面1钱和作饼子,炙令香熟,用水和)。

9.2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

《御药院方》卷四方之交泰丸功在温中降气,进美饮食。

9.4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9.5 摘录

《御药院方》卷四

10 《惠直堂方》卷一方之交泰丸

10.1 组成

文蛤8两(饭上蒸),熟地(9蒸晒)4两,五味子4两,远志肉(甘草煮)4两,牛膝(酒洗,去头尾)4两,蛇床子(去土,酒浸,炒)4两,茯神4两,柏子仁(炒去油)4两,菟丝子(酒煮)4两,肉苁蓉(酒洗,去鳞甲)4两,青盐4两,狗脑骨1个(煅存性)。

10.2 功效主治

《惠直堂方》卷一方之交泰丸功在保神守中,降心火,益肾水。主治五脏真气不足,下元冷惫,二气不调,荣卫不和,男子绝阳无嗣,女子绝阴不育,及面色黛黑,神志昏愦,寤寐恍惚,自汗盗汗,烦劳多倦,遗精梦泄,淋浊如膏,大便滑泄,膀胱邪热,下寒上热。

10.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淡盐汤或酒送下,随吃干物压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11 《活人方》卷五方之交泰丸

11.1 组成

白蔻仁、角沉香、郁金、白芥子、降香、朱砂、没食子各等分。

11.2 功效主治

《活人方》卷五方之交泰丸功在通利清道。主治气郁肺窍不利,失其清肃施化之功,痰凝则胃济阻塞,难展容纳转输之力,初则反胃,继则关格,精血尚壮,寒多火少者。

11.3 交泰丸的用法用量

午前百沸汤吞服。

11.4 制备方法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交泰丸的功效与作用和适用人群,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