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紫萁贯众,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超全 | 小时候吃过的野果、野菜,你还记得吗?
- 2、狼衣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特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 3、紫萁贯众是什么植物,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价值,能入药么?
- 4、酸辣炝薇菜怎么做?
- 5、锦马贯众是一位什莫中药有副作用吗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疑问一:超全 | 小时候吃过的野果、野菜,你还记得吗?
优质回答甜,但粘手粘喉咙,有时吃点,吃时注意不要吃到它的芯子。
果实长得有点怪,有头有身子,小时候看像一个胖娃娃,现在看分明就是一个罗汉嘛,要不然怎么叫罗汉松呢?红的和乌红的果实都可食,甜味。
别名:糖罐子、刺榆子、刺梨子、山石榴、山鸡头子,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果实酸、甘、涩,性平。
别名:拐枣、鸡爪树,鸡脚爪、万字果、万寿果等。我国大部份省份区均有零星分布,花期5-6月,果期9-10月,性平,味甘。可生食、解酒、熬制果糖、饴膏、制饮料、酿酒、制醋、制成果脯。
别名八月炸、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黄狗肾、木王瓜、土香蕉等。
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花期4-5月,果期6-10月,性微寒,味香甘,可生食、做汤、制作蜜饯等。
别名:凉粉子,木莲,凉粉果。味酸、性凉,果实可用来制作凉粉。
别名:半春子、甜棒槌、雀儿酥、羊奶子,羊母果。
原产中国,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属胡颓子科常绿灌木,果熟时味甜可食。
别名:猕猴桃、毛桃、藤梨、白毛桃、毛梨、毛梨子、猕猴梨、桃、羊桃、几维果。
摘回家后用锯末覆盖“烘”一段时间变软后可食。小时候摘回来,每天没事就去捏捏变软了没有,捏住一个软的就赶紧拿出来解馋。
别名:山菩提、蛇白蔹、见毒消、山葡萄、接骨藤。
多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结黑色球形小浆果,性平、味甘,可生食、蜜饯、酿酒等。
别名:山荔枝,生于海拔340-1400m的混交林中。6-7月采摘开放之花朵,干燥;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别名栗子、毛栗,又名栗、中国板栗。
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跟榛子很相似。
别名: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
果实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有“坚果之王”的称呼。
苦槠子属一种天然林木苦槠的野果,可做成苦槠豆腐食用,但苦涩味较重。小时候放学时在树下寻找,高处用石头打落,也不知打破多少人家房瓦。
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
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生于杯状壳斗中,十月成熟,可制豆腐或酿酒。
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栗,有的地区叫做橡碗子。
橡子主要产于我国的鄂东山区。 橡子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是人类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可制成橡子面、橡子凉粉。
味甘辛,性寒。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等特性,用途广泛。
年幼时常将桐油子放入火中烤熟,奇香无比,食之头晕呕吐。
别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豆梨、小涩梨、糖喱子、鸟梨等,多分布于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东北南部。
性寒,味甘酸涩,可生食、熟食、泡酒、酿酒等。
别名:酸汤杆、苦柴子,果实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皆可。果涩、微苦。
别名:山丁子、山定子、林荆子;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或黄色,味酸而涩。
别名:火把果、赤阳子、红子、豆金娘、水搓子、木瓜子。
火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
别名:山楂子、山楂、红果子、小叶山楂、南山楂、牧虎梨、浮萍果、大红子。
野山楂个小,没什么果肉。
别名:乌饭树、西烛叶、乌米饭、米饭树、乌饭子。
多分布于中国南部各省,以华东、华南地区。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为常绿灌木。性平,味酸甘,果实可生食、制作饮料、香料、酿酒。
成熟果实甘甜,常常吃的满嘴发黑,酸酸甜甜的滋味,那感觉至今回味,无法忘怀。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
浆果卵圆形,径6-10mm,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别名:岗稔、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乌肚子等。
中国南部各省,两广地区极为常见。
性平,味甘,可生食、制作饮料、酿酒,果实半生熟的时候不能多吃,否则会消化不良。
别名:刺梨、茨梨、文先果、送春归、团糖二、木梨子等。我国华南、西南地区,贵州、云南分布较多。
性凉,味甘酸微涩,可生食、果汁、果酱、果酒、果脯、糖果、糕点等。
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金刚骨、山梨儿。
春季常见,嫩芽可吃,嫩滑微涩。菝葜的果实,味涩微甜,不太入口,夏秋有。
别名:金铃子,和苦瓜同属于葫芦科、苦瓜属植物,但不同种,籽裹着的外皮鲜红且比较甜。
别名:山莓、覆盆子、三月泡、四月泡、梦子、山抛子、树莓、泡儿刺等,广泛分布在我国除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
性温,味甘酸,可生食、熟食、制饮料、酿酒。
别名:牛脔子、铁包金、乌梢蛇。
别名:澳洲昙华、芭蕉芋、食用美人蕉、食用莲蕉、食用昙华、粉芋、葛芋、旱芋、藕芋、姜芋、旱藕、蕉藕。
开花时摘下来,可以吸到里面的花蜜,甜甜的,就像甘露一样!
果实球形,先端圆钝或微尖,稍黄色,密被短柔毛;果肉薄,干燥,离核性;花期3-4月,果期8月。
别名:大钻、黑老虎、过山龙藤、紫根藤、十八症。
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10厘米,熟时红色或黑紫色。
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华中五味子,面藤子,血藤子。
别名: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鸡冠果。
小时候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说千万不要去摘“蛇莓”吃,说这种野果子是毒蛇爱吃的食物,是有毒的不能吃。
别名:滇橄榄、橄榄(云南、四川)、庵摩勒、余甘果、余柑子、牛甘、油甘、油甘果。
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
别名:秘鲁苦蘵、小果酸浆。
果未成熟时味极酸,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长在一种小矮植物上,摘时得选外面那个皮是黄或暗色的,那就熟了,否则不好吃。
别名:地石榴、地枇杷、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等,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等西南及华南地区。性寒,味微甘,可生食。
别名:算盘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风、山金瓜、臭山橘、馒头果。
别名:铺地锦、地红花、地石榴、野落茄、地兰子、紫茄子、地脚茶等;
分布在中国南部各省,海南除外,性平,味甘,可生食、酿酒。
别名:五倍子树、山梧桐、黄瓤树、欺树、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五倍子树。
这种果子吃的人可能很少,咸咸的,小时候把嫩叶采来喂猪。跟槭树有点相像,槭树对有些人特别敏感。
别名:杜鹃、红杜鹃、满山红、清明花、清时花、山归来、山石榴。
花可吃,味酸酸的甜甜的。
别名:暹罗米、玉蜀、玉茭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等。
没有甘蔗,甜杆就是替代品。
学名:暂不详(当地称:酸甜杆子);味:酸,甘甜,汁多。
野生生长,家养者其酸甜味不如野生者,每于七月中上旬成熟,成熟后开棕红色小花,成熟后杆较硬,直接食用,味酸。
别名茶子木花,油茶树开花季节拿着吸管在花中吸蜜,比蜂蜜甜多了,环保又营养。
又称茶挂,茶挂顾名思义是长在油茶树上的一种叶子。
茶耳应该是茶树叶的变态体,色白(有的微红)形状像油茶树叶,但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一般以树腰上的新枝为多。
茶泡,是油茶树果实的一种变态体。
色白,有的微红,有包膜,形状像不规则的桃子,可以食之,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别名:芰、水菱、风菱、乌菱、菱角、水栗、菱实、芰实、菱实。
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食用,亦熬粥食。味甘、性平。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盐酸仔草、酸箕、三叶酸草、酸母草、鸠酸草、小酸茅,雀林草。
别名:白茅根 、茅根、兰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花茅根等。
田边较多,咀嚼甘甜。
别名: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凉粉叶、铁箍散、六月冻、臭黄荆、观音柴。
叶可制豆腐,俗称豆腐柴,青气味较重。
别名:仙人草、凉粉草。凉粉是南方夏季消暑解渴的最佳绿色饮品,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雨后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可食,味淡性寒。
别名:花蕈、香信、椎茸、冬菰、厚菇、花菇。
香菇是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
别名:黑木耳、光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别名:松毛菌、铆钉菇、琼毛菇。
菌肉白色后期带粉色,味温和,中部肉厚。菌褶稀,延生,稍厚,稍宽,靠近柄处有分叉,污白色至灰褐或褐色。
夏秋季在针叶树等混交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别名:青蓬、艾蒿、草蓬、艾蓬、野艾 。清明时节以嫩叶做米果。
别名:佛耳草、追骨风、绒毛草。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清明时节可做果吃。
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性味:性寒,味甘。麻叶可用来做果吃。
别名:出隧、绿节、菰菜、茭首、菰首、菰笋、菰蒋子、菰手、茭笋、茭粑、茭瓜、茭耳菜等。
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上山挖笋,是一件乐事~
纯天然绿色食品。制作出的菜肴风味独特,烟笋烧肉、烟笋烧鸭、油焖烟笋、烟笋火锅等菜深受广大食客朋友的喜爱和青睐。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未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
冬笋既可以生炒,又可炖汤,其味鲜美爽脆。食用时最好先用清水煮滚,放到冷水泡浸半天,可去掉苦涩味,味道更佳。
别名:“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
其叶形为扁平状的长线型,与地下茎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
别名:木丹、鲜支、卮子、越桃、水横枝、支子花、山栀花、碗栀等。
别名:里梅花、朝开暮落花、篱障花、喇叭花、白玉花、猪油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饭花。
木槿花味甘性凉,小时候奶奶常摘来做麦饭~
别名:强瞿、番韭、山丹、倒仙;
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
别名:桃胶,桃树干上流出的树脂。夏秋采收,晒干。味苦性平。
其广泛的应用于民间偏方,炖汤做菜,都是一绝!
学名不详,只记得小时候在食用时多用水漂洗多时。
别名:木豆、柳豆、埔姜豆、番仔豆
分为白树豆及花螺树豆两大品系,但亦有赤褐色及黑色种子之变异种产生。
别名:野苋、光苋菜、细苋、白苋 。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后,捞出清水洗净,可制成多种菜。
别名:拳头菜、猫爪、龙头菜。我国各地普遍生长,长江以北较多。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 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嫩茎炒、烧、煨、焖都可以。亦可晒干、腌渍。
别名:薇菜、紫蕨、紫萁贯众,北起山东(崂山),南达两广,东自海边,西迄云、贵、川西,向北至秦岭南坡。也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嫩茎叶水焯后可拌、炒、蒸、做汤、做馅。亦可晒干、腌渍。
别名:鱼腥草、臭菜,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生长于田埂、水沟等阴湿处。
夏、秋季采摘嫩茎叶,开水焯水焯后清水漂洗炒食或做汤,也可凉拌。冬、春季可挖嫩根茎洗净腌食。
别名:苦菜、滇苦菜、田苦卖菜、尖叶苦菜;生于山坡路边荒野处;中国普遍有分布。
多用作饲料,为饲养幼鹅的好青饲料,也有栽培作蔬菜,叶有苦味,人多不喜食。
别名:马兰、马莱、马郎头、红梗菜、鸡儿菜、路边菊、田边菊、鸡儿肠(南方民间)、泥鳅串(四川)、狗节儿(四川德阳绵阳地区)等。
别名:马苋,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马生菜。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别名:地菜、荠、靡草、花花菜、护生草、羊菜、鸡心菜、百花头。
别名:沙葱、麦葱、山葱;
茎细而大,吃起来很香,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长。生长在沙地的叫沙葱;生长在水泽里的叫水葱。野葱开白花,结的果实像小葱头一样大。
别名:山椿、虎目树、虎眼、大眼桐、椿花、香椿头、香椿芽。
即芋艿。因其叶似荷,故名。老一辈穷苦人餐桌上常见。
别名:夜息香、南薄荷(山东),水薄荷(云南),鱼香菜(四川)、狗肉香(贵州)、水益母、接骨草(云南昆明),土薄荷,仁丹草,野仁丹草、见肿消(江苏)。
小时候摘叶子,用来泡水喝。
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
许多小时候或是图新鲜、或是真的条件差去吃的野果子、野菜,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吃了。
看到这些野果、野菜,你是否也追忆起一些儿时的画面呢?那时你吃过哪些野果、野菜,也欢迎补充和分享~
疑问二:狼衣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特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优质回答中文学名:紫萁
中文别名:白线鸡尾、大贯众、大木贯众、大叶贯仲、大叶贯众、大叶狼衣
二名法:Osmunda japonica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亚门: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纲:原始薄囊蕨纲 Protoleptosporangiopsida
目:紫萁目 Osmundales
科:紫萁科 Osmundaceae
属:紫萁属 Osmunda
种:紫萁 Osmunda japonica
分布:山东(崂山),南达两广,东自海边,西迄云、贵、川西,
特征:植株高50-80厘米或更高。根状茎短粗,或成短树干状而稍弯。叶簇生,直立,柄长20-30厘米,禾秆色,幼时被密绒毛,不久脱落;叶片为三角广卵形,长30-50厘米,宽25-40厘米,顶部一回羽状,其下为二回羽状;羽片3-5对,对生,长圆形,长15-25厘米,基部宽8-11厘米,基部一对稍大,有柄(柄长1-1.5厘米),斜向上,奇数羽状;小羽片5-9对,对生或近对生,无柄,分离,长4-7厘米,宽1.5-1.8厘米,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稍钝或急尖,向基部稍宽,圆形,或近截形,相距1.5-2厘米,向上部稍小,顶生的同形,有柄,基部往往有1-2片的合生圆裂片,或阔披形的短裂片,边缘有均匀的细锯齿。叶脉两面明显,自中肋斜向上,二回分歧,小脉平行,达于锯齿。叶为纸质,成长后光滑无毛,干后为棕绿色。孢子叶(能育叶)同营养叶等高,或经常稍高,羽片和小羽片均短缩,小羽片变成线形,长1.5-2厘米,沿中肋两侧背面密生孢子囊。
疑问三:紫萁贯众是什么植物,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价值,能入药么?
优质回答紫萁,别名高脚贯众、水骨菜、紫蕨、紫萁贯众、薇菜,是紫萁科、紫萁属植物,植株高50-80厘米或更高。根状茎短粗,或成短树干状而稍弯。叶簇生,直立,柄长20-30厘米;叶片为三角广卵形;羽片3-5对;小羽片5-9对。叶脉两面明显。叶为纸质。孢子叶(能育叶)同营养叶等高,长1.5-2厘米,沿中肋两侧背面密生孢子囊。
广泛分布于越南、不丹、日本、朝鲜、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和中国;为中国暖温带、亚热带最常见的一种蕨类,北起山东(崂山),南达台湾,东自海边,西迄云南、贵州、四川西部,向北至秦岭南坡。生长于林下或溪边酸性土上。紫萁以嫩苗或幼叶柄上的绵毛,根茎及叶柄残基入药。嫩苗或幼叶柄上的绵毛:主治外伤出血。根茎及叶柄残基主治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痈疮肿毒,麻疹,水痘,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带下,蛲虫,绦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病。孢叶嫩叶可食。铁丝状的须根为附生植物的培养剂。
疑问四:酸辣炝薇菜怎么做?
优质回答【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止血杀虫。主治衄血,吐血,赤痢,子宫功能性出血,风热感冒等病症。
每100克薇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脂肪0.19克,糖类4.3克,胡萝卜素1.97毫克,维生素b20.25毫克,维生素c67毫克;每克干品含钾31.2毫克,钙1.9毫克,磷7.11毫克,铁125微克,锰81微克,锌62微克。此外,还含有尖叶土杉甾酮、促脱皮甾酮、鞣质等成分。
1.杀菌消炎,抗病毒薇菜煎剂对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均显示明显抑制作用、也可抑制腺病毒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等。
2.止血薇菜可辅助治疗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有一定效果。
3.营养健体薇菜营养丰富,补益脾胃,利肠,常食之有强身健体之功。
做法指导
嫩茎叶焯水后可拌、炒、蒸、做汤、做馅。
目前市场供应多为加工后的薇菜干,薇菜干品宜用温水泡发,泡发后食用,可制作成“凉拌薇菜”、“青炒薇菜”、“薇菜蒸肉”等。
紫其根茎用清水浸泡7天左右,取出捣碎,经过滤可提取淀粉(称为蕨粉),能制作粉皮、粉条,有一定滋补作用。
1.烧三鲜薇菜
【用料】薇菜250克,鲜蘑菇、熟鸡肉、水发海米、冬笋丝各25克,火腿末15克,油菜3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做法】将鸡肉、鲜蘑菇、油菜切成丝;薇菜去杂洗净;锅内放油烧热,用葱、姜煸香,加入料酒、酱油、鸡汤、白糖、精盐,再放入火腿、笋丝,最后加入菠菜、蘑菇、鸡肉,用文火焖烧透,放入油菜、味精略烧,用湿淀粉勾稀芡,淋花椒油出锅即成。
【特点】此菜清淡鲜嫩,咸鲜适口,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益气补虚的作用。适宜于吐血,赤痢便血,崩漏,小便频数,遗精,体倦乏力,虚劳瘦弱等病症。
疑问五:锦马贯众是一位什莫中药有副作用吗
优质回答是 绵马贯众
别名 贯众、绵马、野鸡膀子、牛毛黄。
来源 为鳞毛蕨科植物绵马鳞毛蕨(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根茎及叶柄基部。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根茎粗大,连同叶柄基部密生褐棕色卵状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5cm;二回羽裂,羽片20~30对,裂片紧密,矩圆形,圆头,几为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两面及叶轴上有黄褐色鳞片。孢子囊群颁于叶片中部的羽片上,生于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1~4对,囊群盖圆肾形,棕色。
生于林下湿地。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
采制 春、秋季采挖,削去地上部分,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似凤梨,长10~20cm,表面密被整齐的叶柄基部以及黄棕色膜状鳞片。叶柄基部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棕黑色,稍有光泽,有不规则纵脊纹;横切面呈圆形或半圆形,淡棕色,近边缘外有细小维管束5~13个,环列。根茎直径1~2cm,淡棕色,横断面有大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气特异,味微涩、苦。
化学成分 含绵马精(filmarone),分解产生:绵马酸(filicicacid)BBB、PBB、PBP、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BB、PB、AB;白绵马素(albaspidin)AA、BB、PB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驱虫,止血。用于防止流感、虫积腹痛、崩漏(用炭)。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主治】 驱虫 清热解毒
【配伍应用】
1.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贯众能驱杀钩虫、绦虫、蛔虫、蛲虫,《本经》谓:“杀三虫”。但单用力薄,多与其他杀虫药配伍,以增强疗效。治疗钩虫病,常配榧子、槟榔等同用。若治绦虫病,可与槟榔、雷丸等制成丸剂服用。治蛔虫虫积腹痛,常配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同用。治蛲虫,可单用本品煎汁,临睡时洗肛门周围;或与鹤虱、苦楝皮等同用。
2.用于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等。本品苦寒,清热解毒之功颇佳,能清气分血分热毒。防治流行性感冒,可单用煎服;或配桑叶、菊花等同用;若治温热病血热发斑,常配大青叶、紫草、生地等,以增强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效;若治痄腮肿痛,常配金银花、连翘等同用。此外,亦可用于预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3.用于血热妄行致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贯众炭有凉血止血之功,尤以治崩漏下血为佳。治疗崩漏下血,常单用;或配地榆等。若治气不摄血所致出血,则配黄芪、当归、阿胶等,以益气摄血、止血。若治吐衄、便血,可与黄连配伍,为散服;或配侧柏叶、白茅根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4.5~9g。杀虫、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 苦寒降泄,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粗茎鳞毛蕨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现代研究】
成分:粗茎鳞毛蕨主含绵马酸、黄绵马酸、白绵马素、东北贯众素、异戊烯腺苷等。又含三萜成分:里白烯、9(11)-羊齿烯、铁线蕨酮、29-何帕醇、里白醇和雁齿烯等。
药理:绵马贯众煎剂对各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绵马酸、黄绵马酸对绦虫有强烈的毒性,使其虫体麻痹,而有较强的驱虫作用。绵马贯众提取物可引起子宫的强直性收缩,腹腔注射对宫颈癌U14、肉瘤S180、脑瘤B22和ARS腹水型有抑制作用。
【毒性反应及副作用】 绵马酸对胃肠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孕妇服用可引起流产。口服量过大,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因中枢麻痹而死亡。对心、肝也有一定损害。
绵马贯众
贯众为较常用中药,商品贯众为蕨类植物的带叶柄基的干燥根茎。据统计其原植物有5科31种,其中主要有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绵马贯众)、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荚果蕨贯众)、紫萁科植物紫萁(紫萁贯众)、乌毛蕨科植物芽狗脊蕨和狗脊蕨(狗脊贯众)等。 [药材及产销] 绵马贯众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山区。销于东北三省、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历史] 贯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说:"此草叶似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故草名凤尾草,根名贯众"。韩宝升说:"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如草鸱头"。苏颂说:"春生赤苗,叶大如蕨,茎干三棱,叶绿色似鸡翎,又名凤尾草,其根紫黑色,形如犬爪,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李时珍说:"数根丛生;一根数茎,茎大如筋,其涎滑;其叶两两对生,如狗脊之叶而无锯齿,青黄色,面深背浅;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簇,亦似狗脊根而大,状如伏鸱"。 根据上述的文字叙述,很难断定所指究为何种蕨类植物,但根据《证类本草》的附图来看,似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或近似植物,《本草纲目》的贯众图颇似狗脊属(Woodwardia)植物,而《植物名实图考》的贯众附图则是Cyrtomium fortunei J.Sm,但后者目前几乎已不作贯众应用。因此,《中药志》是第一版根据当时实际调查,收载了四种贯众,即东北贯众、蹄盖蕨贯众、狗脊贯众与紫萁贯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了两种贯众:绵马贯众(即东北贯众)与紫萁贯众。今根据实地调查,收载绵马贯众、紫萁贯众、狗脊贯众与荚果蕨贯众四种,其余品种列入附注。 [原植物] 粗茎鳞毛蕨 别名:贯众、野鸡膀子、牛毛广(东北)。 Dryopteris ceassirhizoma Nakai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粗大,块状,斜生,有许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锈色或深褐色大鳞片。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具长柄,叶片宽倒披针形,长60~100 cm,中部稍上方最宽处约25cm,2回羽状全裂或深裂,中轴及叶脉上多少被褐色鳞片;羽片20~30对,对生或近对生,无柄,披针形,羽片再深裂,小裂片密接,长圆形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 生于林下沼泽地、湿地。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及内蒙古等省区。 [采制] 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土,整个或剖成两半,晒干。 [化学成份] 根茎含绵马酸类,包括绵马酸BBB(Filicic acid BBB)、绵马酸PBB(Filicic acid PBB)、绵马酸PBP(Filicic acid PBP)等;黄绵马酸类(Flavaspidic acids),包括黄绵马酸BB(Flavaspidic acid BB)、黄绵马酸PB(Flavaspidic acid PB)、黄绵马酸AB(Flavaspidic acid AB)及微量白绵马素(Albaspidin)、粗蕨素(Dryocrassin);此外,尚含有羊齿三萜(9(11)-Fernene)、双盖蕨烯(Diploptene)、鞣质、挥发油、树脂等。叶中含东北贯众醇(Dryocassol)、东北贯众醇乙酯(Dryocrassyl acetate)等。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体呈长倒卵形,略弯,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切为两半,长约10~20cm,直径5~8cm。表面黄棕色至黑棕色,密生排列紧密的叶柄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基呈扁圆柱形,略弯曲,质硬,折断面棕色,有5~13个黄白色小点。环状排列。剥去叶柄基,可见根茎。质坚硬,切断面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长圆形小点5~13个。气味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以个大、质坚实、叶柄基断面棕绿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直径2cm)的横切面: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棕黄色。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长圆形或椭圆形,略向外弯曲,排列呈环状,其外侧散在多数较小的通向叶的分体中柱(叶迹维管束)。分体中柱围以内皮层,凯氏点明显,木质部管胞多角形,大多为梯纹,周围为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黄棕色物质,细胞间隙中有间隙腺毛(见图)。叶柄基部(直径1.1cm)的横切面:分体中柱圆形或椭圆形,5~13个,构造同根茎;亦有间隙腺毛。
理化鉴别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加热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用盐酸酸化后,用乙醚提取三次,每次5ml,合并醚液,浓缩至干,加氯仿2ml,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上海荧光化学厂)铺板,105%活化1小时。展开剂:氯仿-丙醇-冰醋酸(80∶20∶2.5)。展距13cm。显色剂:先喷(1)新配的0.5%牢固兰B盐(Fast Blue B Salt)的溶液.再喷(2)0.1N氢氧化钠溶液。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小毒。有驱虫,止血,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虫积腹痛,热毒疮疡,痄腮肿痛,崩漏及防治流感等。用量4.5g~9g。驱虫、清热解毒生用;止血炒炭用。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绵马贯众对绦虫有强烈毒性,可使绦虫肌肉麻痹,脱离肠壁,而显驱虫效果。 2.绵马酸镁盐(Mg-filicin; Filicin 105g加 Mgo 70g)比粗提物油树脂的驱虫效果强5~7倍,毒性也大2倍。狗每日灌胃40mg/kg可致精母细胞变异、腹泻和消瘦;如用药增至40~80 mg/kg,给药10~15天后,狗由于视神经损害而失明,大脑白质也出现损害,担肝功能仍能正常。 3.长春市卫生学校制药厂试验表明本品的乙醚提取物对家兔和豚鼠的离体子宫有较强的收缩作用,给药0.8ml(相当于生药50mg/ml)可使子宫收缩频率及紧张度均增加,振幅减小,药量增至1.3ml时,可使子宫直性收缩。 4.本品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800~1:160)对各型流感病毒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5.粗茎鳞毛蕨叶水煎浓缩片,用于慢性气管炎,有止咳、祛痰、消炎作用。 [附注] 还有一些地区使用的"贯众":欧洲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Schott(新疆),阔鳞鳞毛蕨D.championii (Benth.) C. chr. Ex Ching(湖南),暗鳞鳞毛蕨D. Atrata (Will.) Ching(云南屏边、贡山),辽东鳞毛蕨D. Peninsulae Kitag.(湖南、河南、山东),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Hook.) J. Sm.(河南),长尾复叶耳蕨Arachniodes simplicior (Makino) Ohwi(湖南)。
【毒性反应及副作用】 绵马酸对胃肠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孕妇服用可引起流产。口服量过大,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因中枢麻痹而死亡。对心、肝也有一定损害。
对于紫萁贯众,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