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兰草的功效与作用,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问题1:最“个性”的植物花朵

最佳答案最“个性”的植物花朵

“恶魔之手”

“恶魔之手”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树花,又称“猴爪”、或者“手花”。它起源于墨西哥,被古代阿兹特克人视为圣花。这种树很健壮,生长很快。其高度可达10-27米。这种树的果实有泥土味,据说有治疗疾病的功效。”“魔鬼之手”的形状从正常的花瓣里伸出来,就像一只邪恶的动物伸出爪子去猎取猎物。

“猴脸”兰花

这种兰花学名为Dracula simia,因其猴面而被形象地称为“猴面”兰花。其学名中的Dracula意思更为可怕,那就是“德古拉”猴脸兰极为罕见,仅生长在秘鲁和厄瓜多尔东南部的雾林中,海拔近1000米。它们终年开花,散发出成熟橘子的香味,因此受到兰花鉴赏家的喜爱。

“裸男”兰花

“裸人”兰花学名Orchis italica,起源于地中海地区,大小和颜色,有的浅紫色和白色,有的深紫色和粉色,有的品种有较宽的粉色花瓣,像戴着帽子一样。“裸男”兰花是一种濒危植物,因具有某种药用的功效而被广泛采摘。

蜂兰

蜜蜂兰花之所以得名,一方面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只微笑的蜜蜂,另一方面是因为蜜蜂是它们的主要传粉者。这种花原产于马耳他,在颜色和形状上模仿雌蜂,气味和雌蜂相似,以吸引雄蜂,加快授粉过程。澳大利亚的蜂兰有很多的蜜蜂传粉者,但世界其他地方的蜂兰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例如,在英国,为蜂兰花授粉的蜜蜂已经消失,导致英国蜂兰进化成“自花传粉种”。此外,蜂兰需要与一种特殊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才能顺利生长,这就给移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鹦鹉花

鹦鹉花的侧面像鹦鹉,因此得名。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花,很多人甚至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因为照片太美了,让人们觉得它可能是假的。泰国的鹦鹉花又名鹦鹉香脂花,被列为濒危物种,不允许从泰国带走。如果你想知道这种花是否存在,你只能去印度的曼尼普尔区、缅甸或泰国北部。

嘴唇花

嘴唇花鲜红的“嘴唇”其实是它们的苞片,而不是花瓣。唇花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因为它的“火红嘴唇”,还因为它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让人产生幻觉。嘴唇花原产于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热带地区。由于其自然栖息地遭到砍伐,它已成为濒危物种,受到收藏家的喜爱。

生石花

生石花又称花石,又称“活石”,它会开出白色或黄色的花,形似菊花。石花是一种多汁植物。和大多数多汁植物一样,石花生命力强,易于移植。把叶子埋在卵石床上,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石花原产于南非,长期的进化使其具有极强的抗旱性。

“襁褓婴儿”

“襁褓婴儿”是一种外形可爱的郁金香兰花。1777-1788年,在长达10多年的探险中,人们在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脉发现了这种花。在夏季开花期,花朵会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形状,就像一个穿着襁褓的婴儿。它的香味能吸引昆虫,增加授粉的几率。

“泰坦”魔芋

顾名思义,“泰坦”魔芋个头很大,有的能长到3.5米高,重达十余公斤。又因其臭味而被称为“尸花”泰坦魔芋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它很少开花,所以每次开花都会引起当地媒体甚至世界媒体的关注。这种气味难闻的花它会吸引什么昆虫来授粉呢?那就是“臭味相投”的臭虫和苍蝇。

“蝠脸”花

蝙蝠脸萼距花,花瓣深红色,管状结构深紫色,形似蝙蝠。它原产于墨西哥,极耐干旱和高温。这种花能吸引许多蜂鸟和蝴蝶。凤蝶和白蝴蝶特别喜欢吮吸蝙蝠脸萼距花的花蜜。

问题2:圣兰花是什么? 是兰花的一种吗? 喝了对肝火旺有效果吗?

最佳答案你说的是肾兰花吧

有两种说法:

1.肾兰花其实是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 C.Y.Wu)【别名】肾茶、猫须公。猫须草产于我国广东、海南、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台湾及福建。西双版纳的傣族称猫须草为“牙路妙”,常种于房前屋后的园圃之中,作观赏及药用。家人如患泌尿系统病或上呼吸道炎症,随手采来新鲜的猫须草,用开水一冲就服用,既当茶喝,又可治病。据有关资料记载,猫须草清凉消炎,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和风湿性关节炎。

2.肾兰花 就是玉兰花

中名:玉兰

学名:Magnolia denudata

英名:Yulan Magmolia

别名:白玉兰、木兰、玉兰花、玉树、迎春花、望春、应春花、玉堂春、玉兰,辛夷花

科名:木兰科

简介:

又名木兰、白玉兰、玉兰等。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花。中国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分布于中国中部及西南地区,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通常用播种、嫁接法繁殖。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积水。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20℃的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在北京小环境较好的地方生长良好。移栽应在萌动前十余日,或花后展叶前进行。播种苗,一般要5年左右方能开花。北方常见的还有二乔玉兰,花瓣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

药用价值: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在我编辑的时候,被一楼先发了,我发不上去了,呵呵,就此省略。)

如果你买到的是第一种,即猫须草,应该就能清洗肾,利尿,排毒.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6-08 12:30 那花有什么特别的香味吗,我买的花特香,有点呛人!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6-08 12:40 猫须草为唇形科肾茶属植物,由于其雄蕊酷似猫的胡须,故有此名。其花序为轮伞形,在主茎及分枝上又多重地组成顶生总状花序,十分美观。

网站里有猫须草的照片

你可以自己看看

至于香味我就不太清楚了.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6-08 12:46 猫须草-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全草长30-70cm或更长。茎枝呈方柱形,节稍膨大;老茎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断面木质,周围黄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对生,紫褐色或紫红色,被短小柔毛。叶对生,皱缩,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下的叶片边朋锯齿,叶脉紫褐色,两面呈黄绿色或暗绿色,均有小柔毛。叶柄长约2cm。轮伞花序每轮有6花,多已脱落。气微,茎味淡,叶味微苦。以茎枝幼嫩、色紫红、叶多者为佳。

猫须草-用途

猫须草为唇形科肾茶属植物,由于其雄蕊酷似猫的胡须,故有此名。其花序为轮伞形,在主茎及分枝上又多重地组成顶生总状花序,十分美观。猫须草产于中国广东、海南、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台湾及福建。西双版纳的傣族称猫须草为“牙路妙”,常种于房前屋后的园圃之中,作观赏及药用。家人如患泌尿系统病或上呼吸道炎症,随手采来新鲜的猫须草,用开水一冲就服用,既当茶喝,又可治病。据有关资料记载,猫须草清凉消炎,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和风湿性关节炎。

1984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用猫须草研制了一种“清凉保健茶”,经思茅地区中草药研究所对当地高温作业工人和接触粉尘工人等进行临床试验,对173个病例作资料分析,认为“清凉保健茶”对泌尿系统病患者及上呼吸道炎症患者效果特别明显。其中对小便短、急,小便时塞痛,尿频尿急患者治愈率达89%—100%。对患上呼吸道炎症者,如口干、口臭、口苦、咽喉充血疼痛均有良好的缓解及治愈效果,且长期饮用后无副作用。

问题3:圣兰花有什么药用和保健价值吗

最佳答案圣兰花,又称金边兰、黄兰,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花朵美丽,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然而,除了观赏价值之外,圣兰花还具有很多药用和保健功效。

首先,圣兰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圣兰花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因此,它常被用来治疗一些热性疾病,如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牙痛等。此外,圣兰花还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出血性疾病,如鼻衄、崩漏等。

其次,圣兰花具有抗炎作用。研究发现,圣兰花中含有的一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因此,圣兰花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皮肤炎、关节炎等。

再次,圣兰花具有抗氧化作用。圣兰花中含有的一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因此,圣兰花可以用来预防一些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此外,圣兰花还具有抗菌作用。研究发现,圣兰花中含有的一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一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圣兰花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肺炎、痢疾等。

最后,圣兰花还具有抗抑郁作用。研究发现,圣兰花中含有的一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抑郁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的情绪,减轻抑郁症状。因此,圣兰花可以用来辅助治疗一些抑郁症患者。

总的来说,圣兰花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多药用和保健功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圣兰花具有很多药用和保健功效,但是其使用也有一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例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圣兰花;对圣兰花过敏的人也应避免使用;此外,圣兰花的使用量也需要控制好,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圣兰花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问题4:闹羊花有什么功效?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

最佳答案闹羊花是一种比较常见花,一般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见到,但是其实闹羊花是一种中药,一般入药主要用于各种风湿治疗方剂当中,因为闹羊花有很好的活血通络的作用,主要作用与神经以及血管等等。那么,一般闹羊花都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呢?

1、别名异名

羊踯躅(《神农本草经》),惊羊花、老虎花、黄踯躅、羊不食草(《本草纲目》),玉支(《名医别录》),羊不吃草(《本草拾遗》),黄杜鹃(《本草蒙筌》),南天竺草(《采药书》),石棠花、黄色映山红(《纲目拾遗》),搜山虎(《草药图》),黄喇叭花(《浙江中药手册》),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湖南药物志》),黄蛇豹花(《闽东本草》),三钱三、一杯倒、一杯醉(《广西中草药》),黄牯牛花、石菊花、黄杜鹃花、闷头花(《浙江民间用草药》)。

2、药理作用

1、镇痛:用小白鼠热板法、电击法、兔中枢神经系统和法,均证明日服闹羊花煎剂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治疗指数低(2.24),安全范围较窄。将花研成细粉作成混悬液、浸剂、酊剂(用时蒸去乙醇),通过电击小鼠尾巴法,证明各种制剂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指数与阿片相似(闹羊花果实混悬液、阿片混悬液的镇痛指数分别为28.9及30.0)所不同者为阿片剂量增加则镇痛作用加强,而闹羊花剂量增加,镇痛作用反而减弱,而且出现毒性症状。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八厘麻毒素(一说即檀木毒素)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心率减慢较降压先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与剂量有密切关系。对***静脉注射3.5微克/公斤可使心率平均减慢38.98%,20微克/公斤则可减慢69.86%。一般剂量时心率虽变慢,但仍呈窦性心律,如增大剂量则出现T波改变和心律紊乱。如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和结性节律等,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则转呈室性纤颤。这些可能是兴奋了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冲动,减慢心率,并从而使异位结律点发生兴奋,产生各种心律紊乱。八厘麻毒素有降低血压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3.5—20微克/公斤)此作用强度与剂量之关系不大,但大剂量可使降压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它能显著抑制颈动脉加压反射,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似与降压无大关系;降压与交感神经系统无关,而与毒蕈碱一胆碱反应系统有关;普鲁卡因对八厘麻毒索的降压及心率变慢均有抑制作用,推测降压原理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直接对外周血管的影响。八厘麻毒索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22毫克/公斤。

3、杀虫:花对昆虫有强烈毒性,性质属接触毒与食入毒;其有效成分为木毒素与石楠素;对人亦有毒性。其根、叶对昆虫无毒杀作用。对家兔感染之血吸虫无杀灭作用。

4、毒性反应:如服用过量的羊踯躅果实,可出现心动过缓、休克等毒性反应,但均为暂时性,给予阿托品可立即解除。木毒索的中毒症状:唾液分泌、恶心、步态蹒跚、惊厥、呼吸困难、四肢进行性麻痹、心率先慢后快,死前慢而弱、心率不整、甚至挛缩。

5、其它:另有报道,木毒素在我国杭尼威氏杜鹃花Rhododendronhunnewellianum中很早即提出,与闹羊花毒素(杜鹃花毒素)为同一物;但也有人认为二者作用虽相似,并非同一物质者可能与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有关。在药理报告方面,不同作者也常有些差别。木毒素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电刺激小鼠尾巴法),但效力不及花与果的粗制剂,镇痛指数亦低(8.6)。东莨菪碱能明显加强其镇痛效力,阿托品略加强,但不显著,此毒素引起猫、犬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的作用与原藜芦碱相似,即通过胸部迷走传入纤维及颈动脉窦,反射性地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呼吸抑制,对迷走神经末梢先兴奋后麻痹。也有报告从杭尼威氏杜鹃花中提出的木毒素其降压与迷走神经无关,而是直接抑制心脏。大量毒素使血压上升,心率不齐,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表现麻醉作用,但对脊髓无影响,却可麻痹运动神经末梢,使离体连神经之横膈的节律收缩停止。毒素之催吐作用,并非由于刺激胃神经末梢,而是中枢性的。它还能兴奋离体兔支气管及肠管平滑肌。日本杜鹃花水提取物有降压,扩张血管、松驰肠管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苏联产的高加索或黑海杜鹃花R.ponticum则有强心作用;其中所含之黄酮醇—一蓄甙可防止动物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并对大鼠、犬有利胆作用。

3、方剂制剂

1、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方(《圣惠方》):踯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晒干,捣罗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热,调下一钱。

2、治风痰注痛方《续传信方》: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

3、踯躅丸(《圣济总录》):踯躅花、干蝎(全者,炒)、乌头(炮炙、去皮脐)各半两、地龙(阴干)二十条。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荆芥酒下,日二。主治:妇人血风走注,随所留止疼痛。

4、伏虎丹(《和剂局方》):生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两,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星、草乌头(炮)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主治:左瘫右痪。

5、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二至三小时。

6、治跌打损伤方(《广西中草药》):三钱三二钱,小驳骨一两,泽兰二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

7、治疟疾方(《湖南药物志》):羊踯躅花一分,嫩松树梢五钱。水煎服。

8、治风虫牙痛方(《海上仙方》):踯躅一钱,草乌头二钱半。为末,化蜡丸豆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

9、麻沸散(《华佗神医秘传》):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钱(按:据《汉书华佗传》张骥补注,当归用量作三两),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主治:腹中结(手术麻醉剂)。

10、治皮肤顽癣及瘙痒方(《闽东本草》):鲜闹羊花五钱。捣烂擦患处。

11、治癞痢头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鲜闹羊花擦患处;或晒干研粉调麻油涂患处。

4、加工炮制

净制晴天采摘后立即晒干,除去杂质及花梗,备用。

5、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有大毒。

【归经】入心、肝二经。

6、功效主治

1、祛风除湿:本品味辛,性温,辛能散行,温可通经,故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常用治痹证;“痹,,者,闭塞不通也。《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类证治裁》亦云:“诸痹艮由营卫先虔,腠理不密,风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神农本草经》载本品“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本草蒙签》亦云:“主风湿藏肌肉里,溅溅麻痹。”乃闹羊花有祛风除湿之功,故主治之。

2、活络定痛:本品辛散温通,舒筋活络,最善定痛,用治扑损伤痛,头风头痛等证。

3、去癣杀虫:闹羊花辛温有毒,以毒攻毒,去癣杀虫,用治顽癣、瘙痒、癞头病等证。

4、截疟素体阳虚,复感夏季疟邪,藏于腠理,复伤秋风,而发寒疟。虽有寒热交替,但因阳气不能外达肌表,故寒甚而热微,或但寒不热,兼有口不渴,或喜冷饮,胸胁痞闷,精神困惫,苔白腻,脉弦迟。治宜和解少阳,湿化达邪。闹羊花辛温,入少阳经,温化寒邪,和解少阳,故有截疟之效。

7、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0.6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擦。

8、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

2、《本草经疏》:“气血虚人忌之。”

【配伍应用】

1、配松节:松节味苦,苦能燥湿,二者均温,温能散寒。二药伍用,温性相加,苦辛相合,祛风、燥湿、散寒力强,用治风寒湿痹之证,功宏效显。

2、配威灵仙:二药均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相须为用,相得益彰,常用风湿顽痹,经久不愈者,每有显效。

3、配续断:续断,既可补肝肾,壮筋骨,又能行血脉,舒筋骨;闹羊花功专活血脉,散瘀结,舒筋骨,通经络。二药合用,活血祛瘀,接骨续筋,舒筋活络。用治跌打损伤、骨断筋折,肿胀疼痛等证,是为佳对。

4、配川芎:二药均味辛性温,辛散温通,上行头目,祛风止痛,相须为用,功效更宏。用治头风头痛,效果良好。

5、配白花蛇:白花蛇咸温,性善走窜,祛风活络,透骨搜风;闹羊花辛温,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二药合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杀虫止痒,可用治风湿顽痹、顽癣瘙痒等证。

9、中药忌口

1、服中药时一般应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肠胃负担,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脾胃虚的患者,更应少食该类食物热性疾病,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因为此类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食后会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药时,应少食具有收敛作用的生冷及酸味食物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因有些茶性凉下气,能降低药物温补脾胃的功效吃镇静、催眠等药物的前后也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

2、服清热凉血及滋阴类药物时,不宜吃辣物。因为辣的食物性热,而中医辨证为热证的病人(有便秘、尿少、口干、唇燥、咽喉红痛、舌干红、苔光剥等症状),服辣的食物会抵消清热凉血药(石膏、银花、连翘、山栀、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

3、药物与食物配合不当,则会降低药效,甚至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口苦咽干、烦热不安、大便秘结、血压升高、神衰不宁、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一般要忌多糖、高脂、辛辣等食物脾胃虚寒、手足冰凉、大便溏薄、血压偏低、心动过缓的患者要忌西瓜、冬瓜、萝卜、绿豆、生梨、甘蔗、蜂蜜、鳖等生冷寒凉、滋腻、粘滑的食物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口舌溃烂、疖疮肿瘤者忌食竹笋、豆芽、丝瓜、韭菜、茄子及海鲜类食品。

4、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证”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5、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其他饮料如咖啡、可乐、雪碧都不宜喝;应以喝白开水为主。

相信关于兰草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