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帕列奥减肥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这是什么国家的钱币?
- 2、国徽的中国国徽
- 3、俄罗斯国徽上的鸟是什么来头?
- 4、俄罗斯国徽的历史要详细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疑问1:这是什么国家的钱币?
优质回答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更换了国旗和国徽。国旗改用1699年10月彼得大帝亲手绘制的由白蓝红条组成的三色旗。国徽则恢复了十月革命前的国徽图案:一只双头鹰站在红色盾上,鹰头上装饰着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上装饰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的胸部站立着一个骑士。
这个双头鹰图案,本是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国徽。拜占庭帝国曾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在其占领地上生活着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等多个民族。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联合。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近亲中只有两个弟弟活着,其中一个后来臣服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娅·帕列奥洛格逃到了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
长大后的索菲娅美丽聪慧,且具有政治才能。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十分担忧,他们想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来扼制奥斯曼土耳其。于是便采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娅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三世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迎娶仪式,从此索菲娅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徽记作为遗产带到了俄罗斯。
索菲娅帮助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兴盛时期。1480年,双头鹰徽记出现在克里姆林宫的斯帕斯基塔楼上。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双头鹰徽记才被废除。克里姆林宫塔楼上的双头鹰徽记于1935年被取下。而现在,这个被废除了75年的双头鹰徽记,又成了俄罗斯国家的象征。
所以应该是俄罗斯的
疑问2:国徽的中国国徽
优质回答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国旗和天安门象征国家,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以后历次宪法均予以确认。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1、要有中国特征;2、要有政权特征;3、形式要庄严富丽。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身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之中。同时,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稿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图案九百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故都未被。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协全体会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 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担任组长,成员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筑学家林徽因、油画家李宗津、中国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学的罗哲文等。 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著名工艺美术家、教授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 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两个设计组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抱病参加设计工作。大家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决心拿出最美好的设计,为祖国增光。 根据政协国旗、国徽审查小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并比较了所有设计方案,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最后确定了国徽图案有如下内容: 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我们的国徽上的麦稻穗,是谁提议画进国徽图案里的呢? 1942年冬天,山城重庆,寒风阵阵,宋庆龄同志在她寓所,为欢送董必武同志返回延安而举行茶话会。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也应邀出席。茶桌上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灿灿。这时有人赞美这禾穗真象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同志抚摸着饱满的禾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果然,全国解放以后,他没有忘记自己在那次茶话会上的讲话,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时,他建议要把麦稻穗画上去。
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除了确定了上述图案内容,清华设计组还从“中国特征”这一要求出发,在图案的色彩上决定使用红、金二色:红色体现我国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传统,金色体现华贵富丽。金、红相间,互为衬托,更增加了图案的瑰丽色彩。 为了使国徽从形式上更庄严、肃穆,清华设计组决定把天安门画成正立面图,把象征我国政权的五星红旗作为天空背景覆盖着祖国大地,端正地放在国徽图案的正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用以体现中华民族轩昂气质。 在造型上,两个设计组在设计过程中还参考了各国国徽图案,并对我国古代的铜镜、玉璧、玉环等礼仪文物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借鉴。 两个组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将近半年辛勤努力,对数十个设计图案反复比较、精心研究,各完成了一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图案。 当两组的方案放在一起比较时,风格大相径庭。梁思成小组设计的国徽,核心内容是一块玉璧,玉璧有国器的象征,也含指祖国统一、完璧归赵,文人气息浓郁。但周总理认为这个方案没有体现出新中国的政权特色。张仃小组的方案则明确提出: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五角星象征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和国家富强康乐;天安门为主体。当时中央比较倾向张仃小组的方案,为两组召开了一次交锋会,负责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张仃认为,他的原创主体是天安门,工农联盟的创意来自周恩来。在设计说明里他阐述得很明白:天安门是中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象征,同时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开始的地方,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发生在这里,新中国也在这里宣布成立,因此将天安门作为国徽的主体是不言而喻的。最终,中央传达了一条意见:国徽当中一定要有天安门的形象,接纳了张仃小组的方案。周恩来将进一步完善国徽设计的工作交给了梁思成。(当时梁思成是非党人士,张仃是从解放区来的。周恩来对张仃说:“你们合作吧。”)国徽挂到天安门上,据说有功人员八名,梁思成、张仃、林徽因、张光宇、高庄、钟灵、周令钊等每个人奖励八百斤小米。梁思成还建议多给高庄一些,因为他修改有功。当时高庄建议,把所有的奖金都捐献给抗美援朝,得到无一例外的赞成。钟灵实话实说:周恩来才是这枚国徽的总设计师,只有他才知道主席的意见,也知道如何安排在什么时间、地点让毛泽东有兴趣拍板。这是典型的集体创作。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国国徽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它标志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盛大集会的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当的。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国徽的设计和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它凝结着许许多多设计者的心血;饱含着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对新中国的深情。每一个参加国徽设计的人,都将在中国人民的美好记忆中永存。
1949年8月28日,政务院召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会讨论国徽图案时,参加国徽图案设计工作的高庄在会上说:“在塑造国徽模型时,我有一种愿望,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以冀我们的国徽的艺术性提到国际水平,永放光芒”。
高庄的热切愿望,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1950年9月20日正式颁布的国徽图案,完全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把已经由全国政协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平面国徽图案雕塑成立体模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个平面的国徽图案,是在全国政协筹委会公开征求的数百幅图案的基础上,经各方人士协商,又经过清华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两个国徽设计组专家学者的设计比赛,最后,清华大学的设计组(包括了梁思成、张仃、张光宇等当时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的设计师以及贺嗣昌等工艺美术设计的新秀)的设计方案才获得全国政协审查组的通过。这一凝结无数人心血的平面图案,要由高庄雕塑为国徽立体模型,这当然是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高庄接受任务后,首先对平面的国徽图案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原图中的稻麦秆向外弯曲,是垂头的,杂乱的;红绶的飘带,缺乏来龙去脉,且有城墙不正的感觉。高庄认为,赋予国徽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是修改工作的指导思想,组成国徽的素材,如国旗、天安门、齿轮、稻麦,红绶,是由中央规定了的。如何利用这些素材组成图案,并由它来表现精神形象和艺术效果,则完全可由艺术家发挥其聪明才智。
高庄抱着这样的信念,反复构思,精心比较。他把稻麦改成分行并列向上,并赋予刚柔相济的不同性格,象征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共存,象征中华民族蒸蒸日上。红绶改成有规律的穿插,与天安门城墙相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其它的地方也作了一些修改,如天安门的大小,华表的位置,国旗上五角星的距离,等等。总之,修改后的国徽图案,整体与局部变化统一,规正庄严,又自然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
在修改国徽图案和塑造国徽立体模型的过程中,高庄参考了大量资料,自己还买了一尊佛像和几方秦、汉、隋、唐的铜镜作为参考、借鉴。为了使国徽更完美、壮观,他把做好了的国徽石膏模型与原平面图案放在一起,让人们比较评论,听取意见,不断修改,以求臻于完美。至今,高庄仍珍藏着当年制作的石膏国徽模型。
高庄在工艺美术方面造诣很深,木刻和素描很有功力,深得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赞赏,几十年来,他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为我国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庄教授八十岁的时候,曾作诗言志:
老牛老来甘埋头,步步耕耘不求酬。
青草吃饱已足乐,白骨愿入艺人手。
这首诗反映了这位为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艺术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永不停步的可贵精神。 《国徽图案》是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内容包括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徽图案》中的国徽图案是素色的(没有彩色),书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几乎都将其省略,该图案在1991年3月5日的人民日报、同月1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中都可看到,在1950年9月20日的人民日报〔可见广州宣传网首页>国防教育>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展(图)>第一展馆:历史的重托(图)〕中也可看到。
《制作说明》是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公布的,其中第五条是这样说明的:“国徽之涂色为金红二色:麦稻、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之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为正红(同于国旗),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
可以看出,《国徽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徽按照1950年的《国徽图案》和《制作说明》制作,无法保证国徽颜色的统一。
《国徽图案》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为国徽涂色就离不开“黄红二色”。这是因为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见1949年9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公布的《国旗制法说明》),颜色为“黄红二色”。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制作的国徽,其制作依据就是《国徽图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首页>中国概况>国徽)。 《制作说明》所说的“金红二色”,显然与“黄红二色”不同。“麦稻、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之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为正红(同于国旗),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的说法,说明了“金红二色”中只有红同于国旗(旗面)的红,“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并不同于国旗(五星)的“黄”。因此,按照《制作说明》制作的国徽,其颜色必然不同于按照《国徽图案》制作的颜色。
由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公布的《制作说明》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徽图案》说法有别,国徽的颜色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人们制作国徽时也就只能凭各自的见解为国徽涂色。这样,“金红二色”、“黄红二色”的国徽就产生了。
可见,国徽颜色要保持一致,《国徽法》须修改完善。修改后的《国徽法》不论规定国徽的颜色为“黄红二色”,还是规定国徽的颜色为“金红二色”,《国徽法》中都应绘有彩色的国徽模式图,毕竟,仅用文字难以说明国徽的色彩。以“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来说,由于人们对其理解不一,制作出来的“金”也就有差。 国徽的颜色不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下称《国徽法》)的规定有关。
1991年3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国徽法》。人民日报同月4日发表了《国徽法》(正文),5日发表了《国徽法附件》,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刊登了《国徽法》全文。
《国徽法》正文共十五条,第二条分为二款,第一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第二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按照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制作。”
《国徽法》有附件一和附件二。附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下称《国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下称《制作说明》),附件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 中新网沈阳10月1日电(汤龙)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是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制作完成的。
记者1950年9月30日前往沈阳市铁西区铸造博物馆采访,那里不仅有第一枚国徽的模型,还有一组蜡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铸造工人制作第一枚国徽时的情景。
1950年,国庆节前夕,制作新中国第一批国徽的任务下达到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现为大型徽章国徽制造厂),面对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在铸造车间组成了十几个人的专门任务小组。
国徽是由铝铸成的,在此之前,他们很少铸过铝件。更由于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设备短缺,铸造工作一开始就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当想到由他们亲手制作的国徽将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在国家机关大楼时,工人师傅们心中涌动着无比的自豪。
没有化铝罐,就用其他罐代替,铸铝工艺不熟悉就一次次地摸索改进。第一批铸件不合格,他们没有灰心,积思广益,研究分析,重整旗鼓。为了保证铸件花纹饱满清晰,专门从大连和内蒙古运来砂子和砂型。为了克服铸件缩型的难题,他们用水加速铝件冷却。那时,铸造车间彻夜灯火闪烁,人声鼎沸,很多工人吃住在车间,终于在1950年9月20日前完成了铸造国徽的任务,共铸造不同规格的国徽70枚。 奥斯曼帝国的每一位苏丹都会有他自己的徽章,称作花押,并被当做国徽。
在19世纪后期,产生了一个现代国徽(参照欧洲纹章设计)。
最终设计于1882年4月17日被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通过。
它包括两面旗帜:红底星月旗为奥斯曼王朝旗帜,绿底,上面有3个月亮的旗为哈里发之旗。
在奥斯曼国徽中,有一些当今土耳其共和国国徽中的几何元素,例如中央的椭圆形和垂直放置的星和月。 美国国徽实际上是美国官方大纹章(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上的图案。印章存在美国国务院, 第一次用于1782年。事实上,美国并未指定一个国徽图案。但纹章正面的图像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的象征,且经常出现在官方文件上,如护照。下文中讨论的是最常使用的彩色版本国徽图案;而真正印章在纸张上盖下的图案是单色的。
美国国徽正面图案的主要形象是象征美国的白头海雕(常被误为是秃鹰),白头海雕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白头海雕的双翅展开(纹章学里称为“展现”)。左右鹰爪分别抓着象征和平和武力的橄榄枝和箭(参见橄榄枝***书)。鹰头目视右方,象征着期望和平。鹰嘴叼着的绶带上写着拉丁文格言“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鹰头上方的象征着拥有主权的新生国家光环的蓝色背景里镶着象征美国最初13个州的13颗五角星。鹰胸前有一个没有支撑物的盾,使人混淆的是此盾有两个主要与美国国旗的不同之处:其一是上方的蓝色部分内没有星(虽然其他的一些纹章上有;代表美国国会的纹章上就有13颗星,9·11委员会使用的纹章蓝色部分则有50个有孔的星),其二是不像国旗那样,下放的红白条纹最外面的是白色条纹,而非红色条纹。整个纹章经常被描述为以蓝色为底色,等分为13个条,白红相间 这个描述技术上是不准确的,因为盾型是不可被垂直等分奇数份;其他类似错误的描述有:用红色在白色底上等分六条.。但所有这些描述都指出那条纹代表的是美洲最初的十三个原始被殖民地。
美国国徽反面图主体是一个未完工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底部 用罗马数字刻着日期1776。在金字塔将要完工的顶端,所谓的普罗维登斯之眼观察着一切。左右写着两个铭文:Annuit Cœptis:意思是某人(推测可能是普罗维登斯或上帝)“认可我们开始”。Novus Ordo Seclorum:这是引自维吉尔的诗,意思是“时代新秩序”。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
法国政府的标志,头像是贞德;上面的小写字是:自由;平等;博爱。下面的大写字是:法兰西共和国。 俄罗斯国徽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
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1882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双头金鹰国徽的形式固定下来,直至1917年被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废除。
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是一座雄伟的大坝和一座发电站。连绵起伏的淡蓝色群山环抱着宁静的湖泊,蓝白色的湖水由水闸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大坝下耸立着高压输电塔架。正上方红色五角星金光四射,迸发出力量的焰火。国徽上的水电站代表以重工业 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两侧由红色饰带束起的金色稻穗 则代表农业和农民,山峦和湖泊象征朝鲜的“三千里锦绣江山”。
1992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修正了1972年版的朝鲜宪法,在宪法第169条添加了“革命的圣山白头山”字句,并将国徽中的山峰改为白头山的图案。
疑问3:俄罗斯国徽上的鸟是什么来头?
优质回答俄国国徽上的双头鹰图案,本是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Flavius Valerius)设计的,象征罗马帝国东西两部分领土的统一。君士坦丁在306到310年为罗马副帝,310到337年为罗马正帝。他受其母亲海伦娜太后(基督教尊其为圣徒,拿破仑被流放的圣赫勒拿岛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的影响而信奉基督教。他是罗马帝国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曾经颁布了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的《米兰敕令》。公元330年,他迁都拜占廷,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宣布这里是第二罗马。他在军事、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改造了罗马帝国,奠定了以东方为中心的罗马帝国拜占廷时代的基础。他设计了双头鹰徽记,象征帝国的东西两部分领土地位平等、神佑“东西两罗马”——罗马城和君士坦丁堡城。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分裂后,东罗马帝国继承了这个标志,象征只有拜占廷才是东西两罗马帝国的唯一合法继承者,西罗马帝国则恢复了早期的帝国鹰徽,不久就被日耳曼蛮族灭亡了。
公元1453年,“第二罗马”君士坦丁堡沦陷。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城中战死。他的侄女索非亚逃到了罗马。长大成人后,于1472年嫁给了莫斯科领主伊凡三世。伊凡三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被视为俄罗斯国家的奠基人。他在迎娶索非亚公主的同时,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同时继承了拜占廷帝国的国徽,并且宣布莫斯科为“第三个、也是永久的罗马”。伊凡三世还给自己冠以“TSAR(恺撒的俄语发音)”的头衔,因此,俄罗斯的“沙皇”称号,也自其开始。伊凡三世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彼尔姆、梁赞等诸侯国。1480年,他打败了阿赫马德汗,停止对金帐汗国(Golden Horde)的纳贡,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蒙古人统治,赢得了独立的地位。新的国家成立了,并且获得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承认。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全俄罗斯法典(Sudebnik),建立了古俄罗斯的政府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并且将其图案刻在了俄国国玺上。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Spasskaya Chamber)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开辟了俄罗斯的农奴化进程。
从1539年开始,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徽图案发生了变化。1562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在双头鹰的胸部增加了一块盾牌,中央是基督教经典中著名的“圣乔治(俄语称为圣格奥尔基)骑士屠龙”的画面。同时,双头鹰头部王冠上也增加了十字架的标志。在这个时期不同版本的俄罗斯国徽中,王冠的数目并不完全一样。有的是一个,有的是两个。
沙皇费多尔·伊万诺维奇统治时期,东正教势力在俄国上升。1589年,沙皇在双头鹰的两个脑袋中间增加了基督教圣地—各各他(Golgotha)圣墓十字的图案,增加了国徽的宗教意味。就在同一年,设立了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的神职地位,总领全体东正教信徒,并且在俄罗斯建立了教堂自治制度。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标志还随处可见。
随着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被俄罗斯领主会议推举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的“空位时代”在1613年结束。俄罗斯开始向西方的强国——瑞典和波兰张望。俄国国徽图案再次被改变。1625年,首次出现了三个王冠的图案。1645年阿列克谢即位后,这个徽记开始经常使用。1654年,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新的双头鹰国徽被挂上了斯巴斯基钟楼——沙皇已经改变了鹰徽的图案。原来拜占廷风格的老鹰被神圣罗马帝国风格(西罗马风格)的雄鹰取代。收拢的鹰翅变成了展开的鹰翅。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和上面国徽中双头鹰的不同。1667年,同波兰争夺乌克兰的战争结束,鹰爪中增加了权仗和宝球的图案。1667年12月14日,第一部关于沙皇称号和国徽的专门法律被制订出来。其中规定,“双头鹰是沙皇和大君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陛下,大俄罗斯、小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独裁者和保护者,全俄罗斯沙皇的君权标志”、“三个王冠,代表沙皇陛下征服的三个强大而光荣的王国——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亚”。
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国徽又发生了变化。1698年,环绕双头鹰的胸颈部,增加了圣徒安德烈的标志——交叉的斜十字(在西方被称为安德鲁十字)。值得一提的是,1710年,距离彼得大帝被俄国元老院授予“俄罗斯帝国皇帝”称号之前整整十年,双头鹰上面就加上了皇冠的标志。
从这个时期开始,帝国双头鹰由棕色改为黑色。
1721年,俄罗斯改为帝国。1726年,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规定双头鹰国徽的底色为黄色。1729年颁布的法令,规定俄罗斯国徽图案为:“黑色的双头鹰,位于黄色背景上,头顶为帝国皇冠的图案,胸部是红色盾牌,中央为圣乔治,黄色披风,白马,下方为被打败的黑龙。鹰的左爪托宝球,右爪托权仗” 。安娜女皇邀请一个瑞典雕刻师将其刻为国玺。作为图案主体的双头鹰的形状就此被固定下来,一直到1856年,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沙皇保罗一世在俄国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神智不健全的皇帝。他率领俄国参加了第一次反法战争,从法国手中夺到了马耳他岛,并得到了马耳他骑士团授予的大十字勋章,并被尊为马耳他骑士团领主。1799年他签署命令,将马耳他十字的图案加入到国徽中。1800年,这个疯癫的沙皇又设计了一个“节日国徽”。九个盾形纹章,四十三个小型国徽,环绕着中央的双头鹰大国徽。整个国徽背景是马耳他大十字,下方是圣安德烈十字,背景是猩红色、金黄色的流苏、白底加黑色圆点的帷幔,上面是三顶俄罗斯帝国皇冠,背景左右还有两个标准尺寸的双头鹰,然后由天使长迈克尔(米哈伊尔)和加布里埃尔手扶这面大纹章。这个疯狂的纹章方案被设计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在圣彼得堡的“工程师棱堡”中,被心怀不满的贵族们用枕头闷死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可能在幕后策划了这起事件)签署命令,取消了这个花里胡哨的国徽。
这个时期的俄国国徽有许多版本。有的头上有一顶皇冠,有的有三顶皇冠。有的双头鹰,鹰爪上不是权仗和宝球,而是闪电和花环。鹰的翅膀形状也有不同。欧洲大陆的时尚,决定了俄罗斯国徽的风格变化。 尼古拉一世时期,有两种国徽共同存在:一种是简单的双头鹰—圣乔治纹章图案(双头鹰的样子是下图左边翅膀张开的那个图案)。还有一种是复杂化的国徽,见下面右图。俄罗斯历史上的各王国、公国、地区,还有代表新征服领土的纹章被加了上去:左翼(图片的右侧)从上到下是波兰王国(今天的波兰国徽也是这个图案,红色天幕下的白鹰)、克里米亚汗国、 芬兰(红地上的金色狮子,和今天芬兰国徽图案基本相同);右翼是早先被征服的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亚汗国。也有的版本,右翼是古俄罗斯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基辅、弗拉基米尔和诺夫哥罗德的纹章。胸部的圣乔治盾牌被红底蓝色的圣安德烈十字环绕。
俄罗斯在1855年到1857年进行了纹章改革。神圣罗马帝国风格的双头鹰被普鲁士风格的老鹰所取代。大家观察鹰翅和鹰尾的形状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同时,与西欧类似主题的纹章风格接轨,圣乔治的头部改为朝左。鹰翅上的纹章发生了变化。左翼从上往下为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格鲁吉亚和芬兰,右翼为喀山、波兰、克里米亚和“大公国联盟(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的纹章。1857年,俄罗斯参议院签署法令,接受这个图样作为俄罗斯国徽的图案,并规定了大国徽、普通国徽和小国徽在不同场合的使用规则。
1882年7月24日,亚历山大三世沙皇在彼得霍夫签署了关于帝国国徽的新法令。沙皇保罗一世设计的那个纹章学家的噩梦——所谓“节日国徽”被接受作为俄罗斯帝国的大国徽使用。 但是做了一些改动:马耳他大十字被取消了。背景的猩红色、金黄色流苏也拿走了。左右还有两个标准尺寸的双头鹰也取消了。同时还增加了象征新近征服的中亚地区各国的纹章。
1883年2月23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署命令,恢复旧国徽的使用。但是双头鹰头顶上皇冠的颜色由金色变成银白色。
1906年,最后一道有关国徽使用规则的法令被签署。随着日俄战争的失败、社会矛盾的加剧、改革家斯托雷平的被害、“恶僧”拉斯普廷在宫廷里的得势,俄罗斯上流社会歌舞升平的年代结束了。在盛大隆重的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周年庆典(1613—1913)之后,俄罗斯迎来了它的血腥时代。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罗斯成立临时共和政府。皇室的双头鹰图案因为凝聚了俄罗斯帝国450年的传统,不好贸然宣布废弃。但是,双头鹰上所有象征俄罗斯帝制的皇冠、权仗、宝球、纹章、绶带、徽记、圣符……,全部被取消了。日耳曼风格的双头鹰形状,也恢复成传统的拜占廷风格。这个图案曾经用在临时政府签发的俄国护照封面上。甚至十月革命之后,直到1918年7月24日,革命后的红色俄罗斯还在使用这个图案。
1918年夏天,布尔什维克们决定和传统的俄罗斯决裂。教堂和修道院被关闭,皇室和贵族们被全家枪毙,商人和教授们被逮捕,大批珍贵的宗教文物和文献被焚毁……,甚至有人说,要拆除所有“封建”的俄罗斯时代建造的工厂和铁路,重新修建新苏联的工厂铁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国徽也不能幸免。
新的国徽完全和历史、传统、民族决裂,变成政治性很强的符号。中央是红色盾牌和镰刀锤子的图案,上书RSFSR (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的大字,两旁扶持盾牌的由天使长变成了小麦穗。下面的缎带上是俄文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972年,五角红星——古代是火神伏尔甘的标志——被加了上去。1992年,苏联灭亡前夕,就象东德灭亡之前从国旗上取消镰刀锤子国徽的预兆一样,俄罗斯国徽上的镰刀锤子也被“俄罗斯联邦”的单词取代。
1990年11月5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成立特别委员会,开始着手设计新的国旗和国徽。该委员会决定将俄罗斯历史上的白蓝红三色旗作为国旗,红色背景的金色双头鹰为新的国徽(这个时期,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已经把社会主义色彩浓厚的国旗国徽换成了1940年之前的老国旗国徽)。1993年,叶利钦总统签署法令,正式将俄罗斯历史上的白蓝红三色旗作为国旗,使用红色背景的金色双头鹰为新的国徽。
新国徽保留了许多不平凡的俄罗斯历史标志。但是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涵义。彼得大帝加在双头鹰头上的三顶皇冠被保留了下来,作为俄罗斯联邦整体团结的象征,权仗和宝球象征国家的权力,圣乔治屠龙的纹章作为捍卫正义、惩处邪恶、保卫祖国、追求自由的标志。俄罗斯古老而光荣的历史在这里凝结,并且将在新的一千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俄罗斯是文化意义上的罗马帝国传承。
疑问4:俄罗斯国徽的历史要详细
优质回答双头鹰作为莫斯科国家的国徽图案,于1497年首次出现于伊凡三世的印章中。当时伊凡三世与拜占庭公主索菲娅·帕列奥洛格联姻。双头鹰(拜占庭国徽)的图案与莫斯科国家的国徽图案相结合,国徽一半是双头鹰,另一半是屠龙骑士。
此后国徽又经历数次演变。在伊凡四世(伊凡雷帝)的印章上,双头鹰的胸部刻上了常胜骑士乔治的图像--莫斯科大公的标志。1625年,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沙皇执政期间,双头鹰的头顶上出现三顶王冠。彼得一世设立俄罗斯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后,国徽中加入了缀有该勋章的链条。保罗一世执政时期,国徽中还加入了马耳他十字架的图案。
亚历山大一世上台后,对国徽图案进行了大幅度修改。1825年修改后的国徽上,双头鹰图案不再是刻板的纹章样式,其双翼更加自由舒展,右爪握有缠绕着飘带的利箭和火炬,左爪握有桂冠。双头鹰胸部的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链不复存在,代之以中世纪式样的盾牌,盾牌顶部呈尖形,上面刻有莫斯科国家国徽图案。然而到了1830年,尼古拉一世又重新采用原来的国徽图案,但加上了俄罗斯帝国所属各王国的国徽。刻有这些国徽的盾牌位于双头鹰展开的双翼上。
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对国徽图案进行了新的修改。这是一次纯纹章学意义上的修改--修改后的国徽图案更符合国际通行的纹章标准。1882年,俄罗斯建立了严格的国徽体系,其中包括俄罗斯帝国大国徽、中国徽和小国徽。从此时到1917年2月,国徽图案保持不变。
1917年2月革命之后,临时政府的货币和印章上仍保留俄罗斯帝国双头鹰形象,但没有了王冠。1917年11月10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取消等级制度和文职官员的命令》,俄罗斯等级标志、勋章、国旗和国徽均被废除。
1990年11月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通过了关于确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和国徽的决定,并为此组建了一个政府委员会。委员会在进行了全面广泛的讨论后,向政府提交了白蓝红三色国旗和红底金色双头鹰国徽方案。而最终恢复使用这些标志是在1993年。当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国徽令》。根据相关条例,国徽图案描述如下:“金色双头鹰图案,背景为红色纹章盾牌;双头鹰上方为彼得大帝的三顶王冠(双头各戴一顶小号王冠,其上方为一顶大号王冠);双头鹰爪执权杖和金球;双头鹰胸部的红色盾牌上刻有屠龙骑士。”
2000年12月4日,俄联邦总统普京将联邦宪法性法律《俄罗斯联邦国徽法(草案)》连同其他一系列关于国家标志的法案一并提请国家杜马审议。提交审议的国徽图案是以红色盾牌为背景的金色双头鹰。12月8日,国家杜马一读和三读审议(杜马章程允许不举行二读审议)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徽法(草案)》。2000年12月25日,俄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宪法性法律《俄罗斯联邦国徽法》(第ФЗК-2号)。该法于公布之日--2000年12月27日起生效。
根据这一法律,俄联邦国徽为四边形红色纹章盾牌,下面两角为圆角,底端呈尖形,盾牌上为金色双头鹰,鹰翼向上舒展。鹰首冠有两顶小号王冠和一项大号王冠,三顶王冠以丝带相连;双头鹰右爪执权杖,左爪执金球;双头鹰胸部的红色盾牌上是一名身着白衣、披蓝色斗篷、骑白色骏马向左侧行进的骑士,手持银色长矛刺向一条黑龙,黑龙被坐骑踏翻在地,仰面朝天,头向左侧。
红色背景下的金色双头鹰的色调与15世纪末-17世纪时期的国徽色调相一致。双头鹰图案源自彼得大帝时期纪念碑上的双头鹰形象。鹰首上绘有彼得大帝的三顶王冠,象征新时期整个俄罗斯联邦及其主体的主权;鹰爪中的权杖和金球代表国家权力和统一的国家;双头鹰胸部绘制的屠龙骑士是一个古老的象征,代表着善良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和保卫国家。重新使用双头鹰作为国徽图案表明了俄罗斯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如今的俄罗斯国徽是一个新的国徽,但其组成部分却是传统的形象;它既反映了本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同时在第三个千年到来之际续写历史,继往开来。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帕列奥减肥法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