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药酒怎么喝,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问题1:药酒怎么泡?药酒怎么喝最好?
最佳答案很多人会在家里面自己泡药酒,药酒也是中药里面常用到的一种类型,应该说酒也是中药炮制里面不可缺少的一种辅料。那么,关于药酒该怎么泡怎么喝,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呢?
1、泡酒的容器
泡药酒的话用玻璃的就够了,可以看到泡酒颜色变化,不过选好的玻璃,别用劣质玻璃,因为含铅量高。
2、几个小提醒
(1)提醒一:药酒不是普通的白酒,所以不能像白酒一样出现年份越久越好的说法,放久了的药酒会出现药效水解甚至变质的情况,最好在泡好的半年内就喝光。所以没必要用瓷坛,又不是长期储存,用玻璃反倒能更好的看到泡酒的情况。
(2)提醒二:药材和酒的比例在1:10~1:20就好了,不是药材放的越多越好,毕竟酒的溶解度在那,药材多了酒也没办法充分萃取药效。
(3)提醒三:药材根据质地不同,泡一到三个月就够了,然后就要过滤出药渣。药材继续泡在酒里,反倒会让药效水解。
(4)提醒四:保健型的药酒,比如枸杞、大枣什么的随便泡到是没什么影响。如果是治疗性的药酒,最好还是去找中医诊断下,不要自己随意泡并且饮用。
(5)提醒五:泡药酒一定要用粮食酒,建议不要用超市几十元的桶装酒或者普通散酒店几元钱的酒。因为这种酒基本上就是食用酒精和香精勾兑的,泡酒的话香精可能会变质。
3、几个小贴士
(1)小贴士一:泡药酒头一个星期,每天摇晃下泡酒,一个星期后每个星期摇晃一次,可以更好的促进药材泡制。
(2)小贴士二:每天只喝一两到二两对身体健康的效果最好。
(3)小贴士三:清香型白酒泡药酒性价比最高。
4、补肾的药酒
(1)枸杞人参酒
配方:人参100克、枸杞子1700克、冰糖2000克、熟地500克,白酒适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沛,生津固脱,安神益智。适用于腰膝酸痛、劳伤虚损、少食疲惫、心悸健忘、头痛眩晕等症。
(2)中医补肾壮阳药
配方:当归15克,枸杞子60克,桂圆肉120克,滴烧酒750克,白酒浆1700克。
制法:将上药盛入绢袋内,悬于坛中,再将酒封固,窖藏1个月,即可饮用。
成效:补益强身,养生防病。适用于血虚精亏,面色不华,经常头晕眼花,睡眠不安,健忘,心悸等症。常饮能改善老年人免疫功用,加强抗病才能,延缓衰老。
服法:每日1-2次,每次饮服1-2小盅。
(3)补肾强腰药酒
配方:仙茅20g,仙灵脾20g,阳起石20g,蜂房10g,肉苁蓉30g,杜仲15g,牛膝20g,蜈蚣4条,续断30g,锁阳20g,黄狗肾1具,黄精20g,山萸肉20g,枸杞子15g,白芍30g,甘草20g。
制法:药用滚开水浸透,冷却后,置容器中,加白酒4-5斤泡,两周后即可服用,每日总量50mL。
功效:补肾壮阳强身。
(4)八珍酒
配方:当归(全用,酒洗)150克、南芎50克、白芍(煨)100克、生地黄(酒洗)200克、人参(去芦)50克、白术(去芦,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75克、五加皮(酒洗、晒干)400克、小肥红枣(去核)200克、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适量。
功效: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强精神,悦颜色,助劳倦,补诸虚。
(5)阳补肾药酒
配方:仙茅20g,仙灵脾20g,蜂房20g,肉苁蓉20g,杜仲30g,牛膝20g,续断30g,锁阳20g,阳起石20g,枸杞子30g,黄狗肾1具,蜈蚣4条,黄精20g,山萸肉20g,白芍60g,甘草20g制法:药用滚开水浸透,冷却后,置容器中,加白酒4-5斤泡,两周后即可服用,每日总量50mL。
功效:壮阳补肾强身。
(6)补肾生精酒
配方:淫羊藿500克,锁阳、巴戟天、黄芪、熟地各250克,枣皮、附片、肉桂、当归各100克,肉苁蓉210克,枸杞子、菟丝子、桑椹子各150克,韭子、车前子各60克,甘草110克。肾阳偏虚,精子数正常但存活率低者。重用黄芪、肉桂、附片,加党参、黄精、阳起石、仙茅、海狗肾、金樱子等;肾阴偏虚,精子数少,精液少,精子存活率基本正常者,重用熟地,枣皮、枸杞子、桑椹子等,可加首乌、桑寄生、女贞子等。
制法:上药用60度白酒10公斤浸泡7~15天即可饮用。
用法:每天3次,每次25~50毫升,饭前饮,用菜送下。
功效:补肾益精,滋阴壮阳,抗老延年。
适应范围:用于阳痿、精子减少症、精子成活率低,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耳鸣、眼花等。
(7)注意事项:感冒发热、阴虚火旺、脾虚泄泻、胃肠湿热者不宜服。有胃病、肝病者慎用,不可饮用过多。
问题2:药酒虽好但也不能乱喝,正确喝药酒的方式是什么?
最佳答案这些年保健养生十分火热,各大保健品纷纷出炉,传统养生保健的手段同样被挖掘出来。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医之中的药酒同样走进众人的视线,而随着中医药酒的疗效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用药酒。药酒虽好,也不能随便乱喝的。今天就来介绍三个喝药酒的误区,以免出现越喝身体越伤的情况。
一:喝药酒多多益善
有些人过于相信药酒的保健效果,以为药酒有养生滋补的作用,多喝对身体健康有益。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药酒含有药材,大量饮用药酒的后果相当于过量服用药物,同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药酒的最佳服用量在一汤匙左右,大约100毫升,最好不要过量饮用。同时,也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通常一个疗程为3个月,喝了一个疗程之后可暂停一个时期,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饮用。
二:喝药酒不分体质
滋补类保健药酒一般用于气血亏、肝肾阴虚、脾气虚弱、神经衰弱。但有些人在不了解自己体质的情况下,盲目饮用药酒,不管什么药酒都拿来饮用,这也是不对的。因此选用药酒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最好事先与医师沟通,了解自己的体质。只有“对症”饮用药酒,才能达到调整阴阳气血的作用。
三:喝药酒有助入睡
所谓药酒,是在酒中混合药材浸制而成。因此,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主要作为药用。许多人认为睡前饮酒有助睡眠,但这种习惯并不正确。饮酒的确可促进睡眠,但酒后的睡眠状态与正常生理性睡眠并不相同。因为喝了酒而入睡,大脑并没有真正休息,所以并非真的达到休息的状态,尤其是喝了药酒之后入睡,醒来后有时还会有头重、头痛等不适症状。专家特别提醒,药酒最好是在饭后饮用,这样对药效的发挥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三点便是药酒的常见误区,我们在饮用药酒之前,最好征得医生的意见。毕竟中医是一门十分讲究辩证施治的学科,每个人的看病方子多少回有一点区别,而一点点区别,效果虽不说有天差地别,却也不是对症用药。所以,最好在饮用药酒的时候咨询专业人员。
问题3:药酒怎么喝才养生,有益健康又不损害身体
最佳答案(1)辨证服用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譬如同样是感冒,中医就分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等,各自的治法也不一样,这就是辨证施治的特点。
药酒的使用,也应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药酒,更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服用。因为,一般治病的药酒,大都功能主治比较明确,而且患者也总是在经过医生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服用。保健性药酒,由于多以补益强身为主,因而对选择不够重视,若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服补益药酒前,必须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状况。
一般中医将身体虚弱者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大类。通常气虚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仲、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阴虚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青红少苔等。
当然,进一步还可按脏腑辨证的原理,分成脾气虚、心阳虚、肾阳不足等。此外,辨证时还需注意分清真假虚实。所以,虚证同样也应当根据医生诊断,确诊性质,随后选方服用合适的药酒。
补益药酒的配方制备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体虚服用者也必须根据这一原则,针对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服用。
(2)限量服用
由于药酒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摄人过多,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必须正确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药酒的功效,避免其危害人体。
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健康,甚至带来严重后果,这巳得到公认。长期过量饮酒会使脂类代谢发生障碍,造成肝内脂肪堆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还会损害胃黏膜和小肠的超微结构及吸收功能,使硫胺素、维生素B、叶酸等吸收减少,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乙醇还是一种致畸因素,它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脑细胞发育及组织器官的细胞发育,造成胎儿发育迟缓、畸形及智力发育障碍。乙醇对神经系统来说,又是一种麻醉剂,小剂量可使大脑抑制功能减弱,大剂量可麻痹延脑的生命中枢,从而产生危险。慢性酒精中毒,还会造成精神错乱,记忆力、学习能力减退等。长期过量饮酒,易损害心脏,引起以左心房肥大为主的心脏增大及多种心功能异常。可见,过量地摄人乙醇是有害的,为了寻找一个对肝脏安全的饮酒量,有人根据大量的病理资料研究了乙醇消耗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每日饮酒量,以相当于每1kg体重饮服1g乙醇量为避免肝损害的安全量上限。若饮酒量超过每1kg体重2.5g乙醇量,肝损害率就会显着升髙。根据这个上限,相当于60kg体重的人,每日饮白酒100g,为了安全,乙醇的每日摄人量须限制在45g以下。因此在饮用药酒时,可以参照,根据药酒度数,限制每日的摄人量。一般人每次可饮用药酒10~30mm。每天饮用2~3次。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而调整。总之饮用不宜过多,应按要求而定。
(3)因人而异
服用药酒也须因人而异。若平时习惯于饮酒者,服用药酒量可以比一般人略多一些,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过量。不习惯饮酒的人,在服用药酒时,可以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冷开水稀释后服用。对于女性来说,在妊娠期、哺乳期一般不宜使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效较强的药酒。
就年龄而言,年老体虚者因新陈代谢较缓慢,服用药酒时可适当减量;相反,青壮年由于新陈代谢相对旺盛,用量相对多一些;对于儿童来说,其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身体各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且年龄小的幼儿,酒精中毒的机会多。酒精对儿童组织器官产生损害更为明显,使儿童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儿童一般不宜服用药酒,如病情需要,也应注意适量,或尽量采用外用法。
此外,有肝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精过敏者,都应当禁用或慎用药酒。
(4)因时而异
饮用药酒以秋冬凉爽或寒冷季节为宜,夏日炎炎,不宜饮用药酒等温热火燥之品,应当停饮。春季春阳出生,万物萌发,春气所攻则精神昏倦、宿病发动,故而药酒可停饮或适当减量饮用。
(5)服用时间
为充分发挥药酒的功力,减少副作用,在服用的时间上要注意以下几种规定:饭前服,指饭前一小时内服用,是为了使药物在空腹时能迅速、充分地由胃肠吸收,发挥效力。饭后服,指在饭后30分钟内饮用,可减轻食物对药酒吸收的影响。睡前服,指在睡前30分钟内服用,这样一来安神催眠,二来可充分发挥药效。滋补性药酒也可在就餐时服用,边饮酒边吃菜慢慢享用。
(6)其他
用于治疗的药酒,应病愈即止;补性药酒,也要根据服用者的身体状况少量饮用,不可过量。饮用药酒时,应避免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交叉服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问题4:药酒怎么喝最好
最佳答案1
药酒温饮为佳
有人主张养生药酒应冷饮,但也有人主张养生药酒应温饮。实际上药酒的酒性与应用的温度无关,冷饮并不能减少其热性,热饮也不会增加热性,但是养生药酒饮用温度一般以温服为好,古人认为“冷饮伤脾”,温饮能更好的发挥药性的温通补益作用,有利于药酒迅速发挥药效。
2
药酒可兑服
酒量小的患者,在服用时,可以加适量的冷开水冲淡饮服,也可以将浸泡好的药酒用纱布过滤,兑入适量冷汤水或蜂蜜水,稀释后的药酒更适合口味,还可以在服用的时候兑上适量葡萄酒或黄酒饮服。
3
根据体质选服药酒
根据中医理论,因人而异的选用药酒,通常采用辨体质服用的方法,针对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偏颇等选择不同功能的药酒服用。
阳虚体质者,应选饮温肾壮阳的药酒;阴虚体质者,可以选用滋补阴血的药酒;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者应选饮健脾补胃的药酒;经常腰酸背痛,筋骨劳累者,应选饮强筋壮骨,舒筋活血的药酒。
4
饮用药酒注意季节时令
按照“用寒则远寒,用热则远热”的原则,温阳补阳性药酒,适宜于冬季饮用;而清热补阴性药酒,应于炎热夏季使用否则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进补强身的目的,反而有损健康,对人的肝脏有不好的影响。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药酒怎么喝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推荐的方法去处理。